第148章番外(五)(4/4)
尉遲越微露赧色,避過臉低咳了一聲,趕緊撇清:“非也,某不曾聽說過這位雲山居士,不過是見這畫作尚可……”
那就是真的眼瘸了,沈宜秋看著那對漂亮的桃花眼,心中暗暗惋惜,此人長得金鑲玉裹的,不想是個草包。
她正要直抒己見,忽聽店堂裏傳來一個聲音:“七郎,你可在裏頭?”
沈宜秋“啊呀”一聲站起來,匆匆向尉遲越一揖:“家兄在等某,不能久留,就此別過了。”
尉遲越想聽他點評自己的畫作,奈何人家急著回去,強留不得,隻得起身施禮:“後會有期。”
沈宜秋撩起簾子走到外麵,見到扮作少年郎的表姊,笑道:“阿兄逛完了?有什麽斬獲?”
邵芸揚了揚手中鼓囊囊的紙包:“杏李萘脯一大堆。”
兩人並肩走出店堂,匯入人潮中。
邵芸掏出一小包杏幹給她:”怎麽還是兩手空空?”
沈宜秋道:“本來看上一幅畫,誰知那店主人漫天要價。”
邵芸道:“你自己什麽畫不出來,還要去買畫?”
沈宜秋莞爾一笑:“就是畫不出來。你不知道,一般的畫差一點醜一點,都還醜得有章法,這畫卻是獨具一格,第一眼覺著醜,多看一會兒便覺有些憨實,怪好玩的。奈何那店主大約把我當作外州來的冤大頭了,竟敢要價千金。”
邵芸道:“噫,叫你說得我都動心了,改日我也去長長見識。你方才是在和誰說話?”
沈宜秋道:“你可聽劉玉玨這名字?”
邵芸搖搖頭,沈宜秋也沒在意,轉頭就將此事拋在了腦後。
楚王殿下卻對這個邵冬春念念不忘,他平生得意之作叫人貶得一文不值,實在難以釋懷,連著好幾日寢食難安,不顧天氣炎熱,不時往那家書畫鋪子,隻盼能逮著那小子問問清楚。
他遣人去查邵家的親眷,發現壓根沒這號人物,一想便知“邵冬春”隻是個假名。他連那少年是否還在長安都不知道,人海撈針談何容易。
不知不覺過了一個月,他也沒能找到那少年,心緒雖平複了些,但心裏始終掛著件事,沒著沒落的。
這一日是嫡母張皇後的壽辰,他照例要去宮中賀壽,車駕到得甘露殿門外,一個黃門迎出來行禮道:“沈侍郎夫人與小娘子正在殿中謁見皇後娘娘,有勞三殿下去堂中稍坐片刻。”
尉遲越點點頭,便即跟著那黃門沿著回廊穿過殿庭。
走到半路,隱約有環佩聲入耳,尉遲越抬頭循聲一望,隻見一隊人沿著對麵的回廊往殿外走,宮人黃門在前引路,後頭跟著兩個女子,一個作婦人裝束,另一個梳著雙鬟髻,穿著薄紅衫子鬱金裙,看身量應當是個十幾歲的少女,她正偏過頭與母親說話。
想來那兩位便是那沈侍郎的家眷了,尉遲越暗忖。
沈侍郎先前在靈州任刺史,最近才回京任吏部侍郎,朝中都在暗暗猜測,太子和張皇後有意讓他為宰輔之臣。
太子比他大一年,至今還未迎娶正妃,聽聞張皇後屬意的人選便是沈侍郎的獨女,沈家行七的小娘子。
沈夫人帶女兒來謁見皇後,大約就是為了與太子的婚事來相看。
這些念頭隻是在尉遲越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他隻是個富貴閑人,這些事與他沒有半點幹係。
正想著,那沈家小娘子忽然轉過臉來,尉遲越不經意一瞥,忽然覺得她有幾分麵善,定睛一看,卻不正是他找了許久的“邵冬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那就是真的眼瘸了,沈宜秋看著那對漂亮的桃花眼,心中暗暗惋惜,此人長得金鑲玉裹的,不想是個草包。
她正要直抒己見,忽聽店堂裏傳來一個聲音:“七郎,你可在裏頭?”
沈宜秋“啊呀”一聲站起來,匆匆向尉遲越一揖:“家兄在等某,不能久留,就此別過了。”
尉遲越想聽他點評自己的畫作,奈何人家急著回去,強留不得,隻得起身施禮:“後會有期。”
沈宜秋撩起簾子走到外麵,見到扮作少年郎的表姊,笑道:“阿兄逛完了?有什麽斬獲?”
邵芸揚了揚手中鼓囊囊的紙包:“杏李萘脯一大堆。”
兩人並肩走出店堂,匯入人潮中。
邵芸掏出一小包杏幹給她:”怎麽還是兩手空空?”
沈宜秋道:“本來看上一幅畫,誰知那店主人漫天要價。”
邵芸道:“你自己什麽畫不出來,還要去買畫?”
沈宜秋莞爾一笑:“就是畫不出來。你不知道,一般的畫差一點醜一點,都還醜得有章法,這畫卻是獨具一格,第一眼覺著醜,多看一會兒便覺有些憨實,怪好玩的。奈何那店主大約把我當作外州來的冤大頭了,竟敢要價千金。”
邵芸道:“噫,叫你說得我都動心了,改日我也去長長見識。你方才是在和誰說話?”
沈宜秋道:“你可聽劉玉玨這名字?”
邵芸搖搖頭,沈宜秋也沒在意,轉頭就將此事拋在了腦後。
楚王殿下卻對這個邵冬春念念不忘,他平生得意之作叫人貶得一文不值,實在難以釋懷,連著好幾日寢食難安,不顧天氣炎熱,不時往那家書畫鋪子,隻盼能逮著那小子問問清楚。
他遣人去查邵家的親眷,發現壓根沒這號人物,一想便知“邵冬春”隻是個假名。他連那少年是否還在長安都不知道,人海撈針談何容易。
不知不覺過了一個月,他也沒能找到那少年,心緒雖平複了些,但心裏始終掛著件事,沒著沒落的。
這一日是嫡母張皇後的壽辰,他照例要去宮中賀壽,車駕到得甘露殿門外,一個黃門迎出來行禮道:“沈侍郎夫人與小娘子正在殿中謁見皇後娘娘,有勞三殿下去堂中稍坐片刻。”
尉遲越點點頭,便即跟著那黃門沿著回廊穿過殿庭。
走到半路,隱約有環佩聲入耳,尉遲越抬頭循聲一望,隻見一隊人沿著對麵的回廊往殿外走,宮人黃門在前引路,後頭跟著兩個女子,一個作婦人裝束,另一個梳著雙鬟髻,穿著薄紅衫子鬱金裙,看身量應當是個十幾歲的少女,她正偏過頭與母親說話。
想來那兩位便是那沈侍郎的家眷了,尉遲越暗忖。
沈侍郎先前在靈州任刺史,最近才回京任吏部侍郎,朝中都在暗暗猜測,太子和張皇後有意讓他為宰輔之臣。
太子比他大一年,至今還未迎娶正妃,聽聞張皇後屬意的人選便是沈侍郎的獨女,沈家行七的小娘子。
沈夫人帶女兒來謁見皇後,大約就是為了與太子的婚事來相看。
這些念頭隻是在尉遲越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他隻是個富貴閑人,這些事與他沒有半點幹係。
正想著,那沈家小娘子忽然轉過臉來,尉遲越不經意一瞥,忽然覺得她有幾分麵善,定睛一看,卻不正是他找了許久的“邵冬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