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番外(九)(1/3)
當日,他早早換上袞冕之服,等不及天色暗下來,便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儐相隨從鼓樂儀仗,浩浩蕩蕩地出了王府大門。
楚王娶妃是長安城裏的大事,滿城士庶爭相觀睹,雖有金吾衛開道,圍觀百姓還是時常將街巷擠得水泄不通,從楚王府到崇義坊區區幾裏路,生生走了半個多時辰。
圍觀者中不乏妙齡少女。這些少女中有一大半是來看趙王尉遲淵的——自打定了親,楚王已是不中用了,趙王後來居上,一躍成為全長安小娘子最傾慕的小郎君。
比起高高在上的楚王,笑意盈盈的趙王更多了幾分風流蘊藉,一雙狐狸眼簡直能把人的魂魄勾了去。
此刻,趙王正怡然自得地騎著白馬,跟在兄長馬後,頻頻朝道旁的人群送去微笑和秋波,引得不知多少小娘子羞紅了臉,全然不顧車中的兄長心急如焚。
按說尉遲越已經熬了一年半,不差這一時半刻,然而越是好事在即,等待的時刻越是煎熬,迎親的幾裏路竟有咫尺天涯之感。
迎親的車馬好不容易到了崇義坊東牆外,再轉一個彎便能看見沈府的烏頭門了。
尉遲越見勝利在望,心中略感欣慰,誰知就在這時,忽然有一大群人呼啦啦從巷口湧出來,載歌載舞、敲鑼打鼓,將坊門堵了個嚴嚴實實。
尉遲越頓時如臨大敵,本朝”障車下婿“之風甚盛,每逢嫁娶,便有好事者攔著迎親的隊伍,討要酒食、財帛,杖打新婿,以百般刁難新婿為樂,連王公貴家都不能幸免,朝廷屢禁不絕,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本來他大小是個親王,不必遭此罪過,皆因張皇後發話:“三郎娶妃是大喜事,當與民同樂,拘禮太過反倒無趣。”言下之意就是隨你們折騰。
張皇後一眼相中沈七娘,一心要她當兒媳,結果被楚王死皮賴臉求了去,自然意難平。
尉遲越心知肚明,隻好打落牙齒和血吞。
金吾衛是指望不上的,右將軍是張家姻親,早已經命侍衛們收起兵刃,袖手立在一旁,隻等著看楚王的好戲。
充當儐相的尉遲淵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非但不幫兄長出主意,還說風涼話:“嘖,阿兄你這下可慘了。”
好歹是正經親王,沒人敢杖打他,男女老幼隻是手舞足蹈地將迎親的隊伍團團圍住,高聲喊著:“新婿下馬!新婿下馬!”有膽大的便來扯輿人手中的馬韁。
這些人大多是附近的街坊鄰裏,驅趕不得,發作不得——新婿本來就是給人鬧的。
尉遲越心中焦急,卻也隻能耐著性子,命隨從將帶來的美酒佳肴、點心菓子、絹帛彩錢分給眾人。
滿車的酒食彩帛分發殆盡,人群卻沒有散開的意思,有人嚷道:“新婿歌一曲!”
眾人立即跟著架秧子起哄:“歌一曲!歌一曲!”
尉遲越雅擅音律,又有一副好嗓子,但在大庭廣眾之下一展歌喉不啻於要了他的命。
尉遲淵落井下石:“今日家兄迎娶佳人,莫說一曲,便是高歌十曲也唱不盡心中喜意。”
眾人見小趙王如此上道,越發亢奮:“十曲!十曲!”
尉遲越轉頭狠狠瞪了弟弟一眼,忽然心生一計,眯了眯眼,高坐在馬上向眾人團團一揖:“承蒙諸位抬愛,本不該拂了諸位的雅興,隻是小王確實不善音律,慚愧。”
他頓了頓,話頭一轉:“不如請舍弟代為獻歌一曲,聊以助興。”
眾人倒也不介意是楚王唱還是趙王唱,兄弟鬩牆更是喜聞樂見,便又起哄起趙王來。
尉遲淵本來好好地隔岸觀火,沒管好一張嘴,以至於引火燒身,隻能認栽,唱了一曲《春江花月夜》。
少年郎的嗓音清亮婉轉,雌雄莫辨,眾人聽得入了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楚王娶妃是長安城裏的大事,滿城士庶爭相觀睹,雖有金吾衛開道,圍觀百姓還是時常將街巷擠得水泄不通,從楚王府到崇義坊區區幾裏路,生生走了半個多時辰。
圍觀者中不乏妙齡少女。這些少女中有一大半是來看趙王尉遲淵的——自打定了親,楚王已是不中用了,趙王後來居上,一躍成為全長安小娘子最傾慕的小郎君。
比起高高在上的楚王,笑意盈盈的趙王更多了幾分風流蘊藉,一雙狐狸眼簡直能把人的魂魄勾了去。
此刻,趙王正怡然自得地騎著白馬,跟在兄長馬後,頻頻朝道旁的人群送去微笑和秋波,引得不知多少小娘子羞紅了臉,全然不顧車中的兄長心急如焚。
按說尉遲越已經熬了一年半,不差這一時半刻,然而越是好事在即,等待的時刻越是煎熬,迎親的幾裏路竟有咫尺天涯之感。
迎親的車馬好不容易到了崇義坊東牆外,再轉一個彎便能看見沈府的烏頭門了。
尉遲越見勝利在望,心中略感欣慰,誰知就在這時,忽然有一大群人呼啦啦從巷口湧出來,載歌載舞、敲鑼打鼓,將坊門堵了個嚴嚴實實。
尉遲越頓時如臨大敵,本朝”障車下婿“之風甚盛,每逢嫁娶,便有好事者攔著迎親的隊伍,討要酒食、財帛,杖打新婿,以百般刁難新婿為樂,連王公貴家都不能幸免,朝廷屢禁不絕,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本來他大小是個親王,不必遭此罪過,皆因張皇後發話:“三郎娶妃是大喜事,當與民同樂,拘禮太過反倒無趣。”言下之意就是隨你們折騰。
張皇後一眼相中沈七娘,一心要她當兒媳,結果被楚王死皮賴臉求了去,自然意難平。
尉遲越心知肚明,隻好打落牙齒和血吞。
金吾衛是指望不上的,右將軍是張家姻親,早已經命侍衛們收起兵刃,袖手立在一旁,隻等著看楚王的好戲。
充當儐相的尉遲淵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非但不幫兄長出主意,還說風涼話:“嘖,阿兄你這下可慘了。”
好歹是正經親王,沒人敢杖打他,男女老幼隻是手舞足蹈地將迎親的隊伍團團圍住,高聲喊著:“新婿下馬!新婿下馬!”有膽大的便來扯輿人手中的馬韁。
這些人大多是附近的街坊鄰裏,驅趕不得,發作不得——新婿本來就是給人鬧的。
尉遲越心中焦急,卻也隻能耐著性子,命隨從將帶來的美酒佳肴、點心菓子、絹帛彩錢分給眾人。
滿車的酒食彩帛分發殆盡,人群卻沒有散開的意思,有人嚷道:“新婿歌一曲!”
眾人立即跟著架秧子起哄:“歌一曲!歌一曲!”
尉遲越雅擅音律,又有一副好嗓子,但在大庭廣眾之下一展歌喉不啻於要了他的命。
尉遲淵落井下石:“今日家兄迎娶佳人,莫說一曲,便是高歌十曲也唱不盡心中喜意。”
眾人見小趙王如此上道,越發亢奮:“十曲!十曲!”
尉遲越轉頭狠狠瞪了弟弟一眼,忽然心生一計,眯了眯眼,高坐在馬上向眾人團團一揖:“承蒙諸位抬愛,本不該拂了諸位的雅興,隻是小王確實不善音律,慚愧。”
他頓了頓,話頭一轉:“不如請舍弟代為獻歌一曲,聊以助興。”
眾人倒也不介意是楚王唱還是趙王唱,兄弟鬩牆更是喜聞樂見,便又起哄起趙王來。
尉遲淵本來好好地隔岸觀火,沒管好一張嘴,以至於引火燒身,隻能認栽,唱了一曲《春江花月夜》。
少年郎的嗓音清亮婉轉,雌雄莫辨,眾人聽得入了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