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走在生命的兩旁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2章 少年篇(5/5)

【19】
【12歲】第一次回到故鄉
那年的暑假,跟著農大畢業的堂哥,頭一次回父親小時候生活的故鄉。出發前老爸囑咐:要乖、要有禮貌、多看、多聽、多學習!
六、七個小時的路程,一路上卻有賞不盡的風景,新鮮好奇!到了縣城五哥騎自行車來接應我們。
坐在單車後麵,沿著一條溪水邊的小路往上遊進發,左邊是種滿茶樹的小山丘;右邊鬱鬱蔥蔥靠水而依的竹林;身後是仲夏的夕陽與蔚藍天空,前麵是崎嶇蜿蜒的土石路;耳邊是潺潺的流水聲和知了的蟬聲;聞到是茶樹的清新和百草的芬芳;一幕幕的鄉村美景隨時隨地演變著…真是人在畫中走,美不勝收呀!
99年回老家時,已經跑上了高速公路,大約二個多小時就到縣城,而這條土石路也改成二車道的水泥路了,那些景色都披上了城市的外衣…
如今回憶起那時孩童的心境,且路過的悠閑美景,剩下的隻有愜意的感覺和一絲會心笑意了!
【20】
【12歲】第一次學做農活
一個城裏長大的小孩回到地道的鄉村,鄉裏的老幼都會投來異樣的目光。
長輩都會用我聽不來的家鄉話問起我的父親,年幼的同齡人則圍著你,好奇問些城裏的生活!
其實小時候生活也不好,較早也學會些吃苦耐勞,因此開始膚淺嚐試一下農田操作的艱苦…
一個天未亮的早晨被四哥叫醒了,很快咬著饅頭出發了.伯母肩挑生米、點心和我兩人必需走二個小時的山路,翻過三座小山、四個小盆地,才到十公裏外的田地做農活。那時算農忙季節,一邊要割稻子、一邊要翻土施肥;一邊要引水入田、一邊要準備插秧…
到了目的地時堂哥們都忙了一陣子了,在他們的指導下,卷起褲管、扔下鞋子、圍上毛巾,頂著烈日,麵向黃土背朝天,跳進田裏割稻子…
一個多小時過去,堂哥們動作當然犀利,收獲也頗豐。回看自己也不少,但活像個泥人不說,兩手都有了些血跡,為什麽呢?沒做過粗活細皮嫩肉,左手抓稻柄被葉子割到,右手抓刀柄磨出血泡!
到了做飯時間了,簡單搭了個小灶,到旁邊溪水裏把米淘幹淨後,野炊開始,用枯材枯草點火,用山泉做煮飯米水。想想看,勞作辛苦後的胃口,碰上帶著一絲燒焦、一股噴香的燒烤米飯,不流口水才怪!
下午的內容是拔花生。原來花生是生長在鬆軟的土裏才行,結出的果實才夠足。感覺拔花生不難,但洗花生,曬花生就比較煩瑣,要到溪裏洗幹淨,再找空地陽光充足地方曬幹…
傍晚,挑起今天的收獲滿載而歸了!
自編小詩為證:
夕陽醉了 漲紅了臉 跌倒在山的那頭
風兒醒了 拂去睡意 奔跑在路的前方
腳步近了 帶著喜悅 踏在回家的歌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