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自是白衣卿相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六章第5節 急性子的司馬光(2/2)

午後,陽光,窗前,司馬光的手裏拿著一本《聲律啟蒙
》念著::“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院子外麵,遠遠的歌聲,那歌聲唱的正是柳三變的<《雨霖鈴·寒蟬淒切》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每當司馬光背誦到“兩岸曉煙楊柳綠”。的時候外麵的歌聲就唱到了“楊柳岸,曉風殘月”。
竟然害得司馬光也給背誦成了“兩岸楊柳綠,曉煙殘月,此去經年,應是一園春雨杏花紅,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司馬光一時間很是生氣的朝著外麵大罵了一聲:喂,外麵那個娘子你就不能消停一會兒嗎,害得我又背錯了,真是氣死我了
司馬光的母親聶氏知道司馬光是個急脾氣,讀書學習經常隻圖進度而不求甚解,比如一篇文章連讀幾遍也不能牢記在心。常常是同窗們都背課文了,可他總是記不住。
司馬光看到母親聶氏進來了,有一些委屈,帶著哭腔:娘親,我是不是一個笨孩子,這文我已經背誦了很久可還是不會背誦”。
司馬光的母親聶氏笑了笑:“當然不是,你隻是需要比別人多花一些時日罷了,這讀書是不可急於求成的,尤其是現在啟蒙階段,要打好基礎;二是要你得有自信和耐性,不可抱怨也不可泄氣,這也是做人的道理。
父親司馬池道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朝的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道:“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孩兒明白了,謝母親大人、父親大人教誨”。
明月,臨窗,夜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