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榜下捉婿,腹黑夫君美如花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6章 榮升郡主(1/2)

仁宗看了一眼劉公公,劉公公立刻會意,說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朝臣們紛紛退下,隻剩下崔太尉和安郡王。
仁宗歎了口氣,心道聽了半天神仙打架,還得解決這對冤家,真是一刻不著閑。
他強打著精神說:“兩位愛卿,隨我到大慶殿吧。”
大慶殿內,大紫檀雕龍案上香煙嫋嫋,仁宗示意兩人可以說了。
崔太尉起身向仁宗和安郡王各鞠一躬,慚愧的說道:“都是老臣管教無方,竟讓孫子做出如此背德之事,老臣愧對官家賜婚,愧對安郡王和縣主,任聽官家和安郡王責罰。”說罷直通通的跪了下去,羞愧難當,不敢抬頭。
仁宗看向安郡王,心中默念,一樁好婚事,出了這麽一個岔子,幸虧當初沒有下詔書賜婚,而是讓他們私下交換信物,要不一句欺君罔上就夠崔家吃一壺了。畢竟吃虧的是女方,還是得征求安郡王的意思。
安郡王撇撇嘴,心道兩個老狐狸又把皮球踢給我了,好在女兒在家教過我,我還努力練了好幾遍呢。遂神色沉痛起來,彎腰鞠躬,嗓音沙啞著說:“皇兄,現在市井都傳遍了我家晚晴是崔家下堂婦。雖然她大度,說崔大公子為人仗義,幼年與她訂婚幫她度災,於她有恩,願意和解退婚。但我心裏難受啊,本是嬌養長大的貴女,現在卻成為世人茶餘飯後的笑柄,讓我這父王於心何忍呐。”說罷還抻起袖子,抹了一把根本不存在的眼淚。
仁宗深覺倒黴弟弟拙劣的演技沒眼看,耐著性子勸慰,“此事確實是崔家錯在前,晚晴吃虧了,我皇室女兒豈容他人置喙!”
頓了頓又接著說,“崔懷瑾雖抵禦外敵有功,但背棄婚約實非君子所為,德行有失,停薪一年,三年內無詔不得回京。晚晴顧全大局,處事得體,升郡主,歲祿八百石,賞金絲頭麵、南海珍珠若幹,隨後擬旨。安郡王,你看可行?”
安郡王見好就收,立刻跪謝聖恩,轉身小跑著回家等旨去了。
崔太尉深知這已是最輕的責罰,趕緊叩謝隆恩,緊跟著退出了大慶殿。
仁宗望著一溜煙沒影的安郡王和神情羞愧的崔太尉,笑著搖了搖頭,心想一會讓皇後也賞賜一些珠寶吧,帝後這兩道賞賜也夠堵住悠悠眾口了。
安郡王回府便安排小廝備好香案,通知王妃和一雙兒女梳妝打扮,恭迎聖旨。
不多時,聖旨和浩浩蕩蕩的賞賜便到了,劉公公親自來前來,給足了安郡王麵子。
待安郡王夫婦,趙晚晴姐弟跪好後,劉公公開始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安郡王嫡長女,趙晚晴縣主,人品貴重、含章秀出、有柔明之姿、懿書之德、敬慎詩躬、樹芳名於椒掖,特封長樂郡主,歲祿八百石,賞金絲頭麵、南海珍珠若幹,欽此。”
“奉皇後慈命,安郡王嫡長女,趙晚晴縣主,性資敏慧,訓彰禮則,幽閑表質,有安正之美,有徽柔之質,特賜宮緞四匹,宮綢四匹,金玉如意各一對,彩緞百端,禦酒華筵,珠寶若幹,欽此。”
劉公公恭敬的將聖旨和懿旨送到安郡王手上,喜慶的說著:“恭喜賀喜郡王和郡主,官家既賜長樂,便是讓郡主每日都開心,誰不讓她開心這不就觸犯天恩了嘛。”
安郡王聽罷哈哈大笑,“我的女兒,就是要天天開心,長樂壽喜!”隨手掏出一個大紅封塞到了劉公公懷裏,隨行的公公、侍衛也都收到了不同大小的紅封,所有人都打心眼裏替安郡王府高興。
劉公公掂了掂厚重的紅封暗想,怨不得安郡王能在眾皇子中獨得陛下庇佑,此人看起來不著四六,傻的憨厚,但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大巧若拙才是真聰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