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曲水流觴(1/2)
這李司賓是個玲瓏剔透的妙人,也不說前因後果,隻講道:“大公主身旁嬤嬤在指點長樂郡主禮法,長樂郡主講了一段陳公與老子的對話,引得大家頻頻討論”。
李司賓將長樂郡主的話原原本本複述了出來,仁宗聽了也點頭稱讚,“是極,若處處講理,便是拘泥於理,反倒是失了人心,規矩不是這樣用的。”轉頭了看向錢貴妃,語氣稍顯不悅,“公主也大了,該學會管教身邊人了,這樣的刁仆不要也罷,你好好幫著掌掌眼,不要奴大欺主。”
錢貴妃忙應“是”。心裏明白,陛下是在責怪大公主,婚事還未正式定下,就隨意用規矩拿捏人,尤其文家是百年世家,更不能把宮裏的頤指氣使帶過去,恐傷了皇家在清流世家的威望。即便是得寵的公主,也比不過江山社稷。
仁宗看向右側瓊林苑的大臣和新科進士,又看向左側清漪園的官眷,國家俊秀之才都齊聚一堂,不禁感慨萬分。
“我大越王朝太宗於馬背上打天下,禦宇四海,換得如今盛世。但武能定國卻不能治天下,還需廣納賢才,為國進言獻策,方能基業長青。今日盛筵,朕心甚歡,群賢畢至,濟濟一堂,望諸位愛卿及官眷齊樂,舉杯賀新科,祝大越王朝萬年春,神州大地聚歡騰!”
言罷,仁宗一飲而盡杯中酒,其他宴客也共飲,君臣盡歡。
仁宗再次舉杯,“以往瓊林宴都是九盞製,今日皇後提議,待五盞後,舉行曲水流觴詠詩,諸位才俊和女郎可一展才思,共話錦繡山河。以清漪園為始,在河渠上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女眷麵前,女眷出題;待流入瓊林苑,停在諸位愛卿前麵便依題賦詩,若賦的好,女眷也可和詩一首,以十輪為期,大家看如何?”
眾人皆道:“皇上英明”。
年長的官員都明白,這是在考察青年人的才情,準備給公主和貴女們相看女婿呢,已婚的自是不會湊前,隔岸觀流觴即可。
二皇子趙琪煜起身,行了一禮,“父王,我大越朝的才子佳人均匯聚於此,兒臣鬥膽請個彩頭,今日詠詩也評個三甲,若是哪組詩賦的好,您多少給點賞賜,若是賦不出來,便罰酒一杯。”
仁宗點頭應道:“朕準了,若是賦的好,必有重賞。”
錢貴妃看向大公主,大公主心下明白,二皇兄是在給文熙城爭取露臉的機會。通常瓊林宴後是三甲遊街,而後便是任命官職,若是能留任汴京是最好的。
大公主隨即讓貼身宮女給日常來往的官宦之女遞話,讓所有人見機行事,務必助她摘得頭籌,當然其他人該藏拙也要藏拙,誰也不能搶了她的風頭。
盧昭兒和顧碧君一向言聽計從,但朱雲綺作為太傅嫡親孫女心下是不願的,若能與傳聞英俊的狀元郎共賦詩一首,也可說是郎才女貌,天賜良緣,心中便有了計量。
謝喜宴正式開始,每行一盞,都要演奏宮廷雅樂,以助酒興。
瓊林宴內觥籌交錯,酒過三巡,仁宗覺得有些醉酒,便讓太子趙炳煜代他向大臣和進士們敬酒。
清漪園內相對安靜,女眷吃相文雅,間或交流首飾、衣物,一片祥和。
趙晚晴忽聽身後有一清亮女聲,“母親,這宮宴也太無聊了,吃飯要小口,喝酒要小口,就連說話也要小聲,哪有我們鄴城女子來的自在。”
“雯雯不要多言,羊腿也堵不住你的嘴嗎?”
四周女眷聽了這與宮宴格格不入的對話,有人皺眉,有人捂嘴偷笑,盧昭兒更是側身與顧碧君說:“聽說建威大將軍家的女兒李雯生在邊關鄴城,這一張嘴都是風沙味,也不知道是怎麽長大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司賓將長樂郡主的話原原本本複述了出來,仁宗聽了也點頭稱讚,“是極,若處處講理,便是拘泥於理,反倒是失了人心,規矩不是這樣用的。”轉頭了看向錢貴妃,語氣稍顯不悅,“公主也大了,該學會管教身邊人了,這樣的刁仆不要也罷,你好好幫著掌掌眼,不要奴大欺主。”
錢貴妃忙應“是”。心裏明白,陛下是在責怪大公主,婚事還未正式定下,就隨意用規矩拿捏人,尤其文家是百年世家,更不能把宮裏的頤指氣使帶過去,恐傷了皇家在清流世家的威望。即便是得寵的公主,也比不過江山社稷。
仁宗看向右側瓊林苑的大臣和新科進士,又看向左側清漪園的官眷,國家俊秀之才都齊聚一堂,不禁感慨萬分。
“我大越王朝太宗於馬背上打天下,禦宇四海,換得如今盛世。但武能定國卻不能治天下,還需廣納賢才,為國進言獻策,方能基業長青。今日盛筵,朕心甚歡,群賢畢至,濟濟一堂,望諸位愛卿及官眷齊樂,舉杯賀新科,祝大越王朝萬年春,神州大地聚歡騰!”
言罷,仁宗一飲而盡杯中酒,其他宴客也共飲,君臣盡歡。
仁宗再次舉杯,“以往瓊林宴都是九盞製,今日皇後提議,待五盞後,舉行曲水流觴詠詩,諸位才俊和女郎可一展才思,共話錦繡山河。以清漪園為始,在河渠上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女眷麵前,女眷出題;待流入瓊林苑,停在諸位愛卿前麵便依題賦詩,若賦的好,女眷也可和詩一首,以十輪為期,大家看如何?”
眾人皆道:“皇上英明”。
年長的官員都明白,這是在考察青年人的才情,準備給公主和貴女們相看女婿呢,已婚的自是不會湊前,隔岸觀流觴即可。
二皇子趙琪煜起身,行了一禮,“父王,我大越朝的才子佳人均匯聚於此,兒臣鬥膽請個彩頭,今日詠詩也評個三甲,若是哪組詩賦的好,您多少給點賞賜,若是賦不出來,便罰酒一杯。”
仁宗點頭應道:“朕準了,若是賦的好,必有重賞。”
錢貴妃看向大公主,大公主心下明白,二皇兄是在給文熙城爭取露臉的機會。通常瓊林宴後是三甲遊街,而後便是任命官職,若是能留任汴京是最好的。
大公主隨即讓貼身宮女給日常來往的官宦之女遞話,讓所有人見機行事,務必助她摘得頭籌,當然其他人該藏拙也要藏拙,誰也不能搶了她的風頭。
盧昭兒和顧碧君一向言聽計從,但朱雲綺作為太傅嫡親孫女心下是不願的,若能與傳聞英俊的狀元郎共賦詩一首,也可說是郎才女貌,天賜良緣,心中便有了計量。
謝喜宴正式開始,每行一盞,都要演奏宮廷雅樂,以助酒興。
瓊林宴內觥籌交錯,酒過三巡,仁宗覺得有些醉酒,便讓太子趙炳煜代他向大臣和進士們敬酒。
清漪園內相對安靜,女眷吃相文雅,間或交流首飾、衣物,一片祥和。
趙晚晴忽聽身後有一清亮女聲,“母親,這宮宴也太無聊了,吃飯要小口,喝酒要小口,就連說話也要小聲,哪有我們鄴城女子來的自在。”
“雯雯不要多言,羊腿也堵不住你的嘴嗎?”
四周女眷聽了這與宮宴格格不入的對話,有人皺眉,有人捂嘴偷笑,盧昭兒更是側身與顧碧君說:“聽說建威大將軍家的女兒李雯生在邊關鄴城,這一張嘴都是風沙味,也不知道是怎麽長大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