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自作自受(2/2)
安郡王使了銀子打探的結果讓他氣不打一處來,女婿剛新婚就醉心仕途,天天披星戴月的夜值,據說還成了六部競相學習的辦公典範。哪裏是讓人陰了,分明是自願,這是對家庭不負責任,他得找皇兄談談!
安郡王的銀子明顯使了個寂寞,離正確答案十萬八千裏遠…….
福寧殿內。
慣例不高興就找仁宗談心的安郡王滿臉哀怨的抱怨,“皇兄啊,雖然男兒誌在社稷,但也不能隻顧大家不顧小家啊!翰林院天天搞夜值,咱們大越好男兒可怎麽傳宗接代欸。那麽多聰明的青年才俊不為大越朝貢獻優秀後代,您不覺得惋惜嗎,您不覺得痛心嗎?別忘了其中還有個是您的女婿,您不管別人家女婿也得管管自己女婿啊~”
仁宗被一堆女婿弄暈了…….
雖然生計問題也是國家大事,但怎麽聽安郡王都是在胡攪蠻纏,他大棒加甜棗的把安郡王打發走後,一頭霧水的讓劉公公打聽事由。
待問明白原由後才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他越級擬旨導致了崔容時被排擠,夜夜點燈熬油的辦公。
但他是皇帝,他不能承認錯誤!
這事就是翰林院掌院不懂事,一畝三分地怎麽就管不好,弄的烏煙瘴氣的,害得自己看重的晚輩被人下菜碟,一氣之下找來了掌院張澤端。
“張愛卿啊,聽聞翰林院克己奉公之氣是蔚然成風,都被六部奉為楷模了,原定春節完成的文獻現在就已初具規模,一定是你帶人有方,當獎!你把他們上值下值的點卯單拿來,朕要好好看看,誰天天在加班加點的幹活,論功行賞。”
張掌院支支吾吾的沒敢接話,除了他和李申、陳煒,其他人都有夜值,這該如何是好……
不一會,劉公公拿著點卯單回來了,仁宗粗略掃了一遍,全院三更以後下值的比比皆是,隻有三人沒有夜值。
他用略顯浮誇的語氣發問:“張愛卿,朕看你近日下值甚早,是何原因?”
到現在張大掌院再看不明白就是白混了,官家這是在給崔翰林找場子呢。
“臣近日病了,實在坐不住,就讓崔翰林帶著各位學士整理文書。崔翰林真是當世英才,無論學術造詣還是奉獻精神都首屈一指,備受好評,實乃國之棟梁。”
“誒?怎麽有兩人也沒有夜值,你可知道原因?”
張掌院頭都不敢抬,“他們日常就不勤奮,恐是偷懶去了。”
仁宗點頭,從善如流的說:“既然這樣,今年的考績就按照他們功績來評吧,有功必賞,這個道理想必張愛卿是懂的。”
張掌院趕忙應下,退出大殿時已經汗濕衣襟。
他真是越活越糊塗了,官家看中的人怎麽能下絆子呢,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此事後,與崔容時一同夜值的官員不僅得了賞賜,還在年末考績得了上等。李申和陳煒毫無疑問被評了末等,同時被降了俸祿,兩人在翰林院也再無立足之地。
而作為榜樣力量的崔容時儼然成為了翰林院的中流砥柱,人人稱讚,有口皆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安郡王的銀子明顯使了個寂寞,離正確答案十萬八千裏遠…….
福寧殿內。
慣例不高興就找仁宗談心的安郡王滿臉哀怨的抱怨,“皇兄啊,雖然男兒誌在社稷,但也不能隻顧大家不顧小家啊!翰林院天天搞夜值,咱們大越好男兒可怎麽傳宗接代欸。那麽多聰明的青年才俊不為大越朝貢獻優秀後代,您不覺得惋惜嗎,您不覺得痛心嗎?別忘了其中還有個是您的女婿,您不管別人家女婿也得管管自己女婿啊~”
仁宗被一堆女婿弄暈了…….
雖然生計問題也是國家大事,但怎麽聽安郡王都是在胡攪蠻纏,他大棒加甜棗的把安郡王打發走後,一頭霧水的讓劉公公打聽事由。
待問明白原由後才知道,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他越級擬旨導致了崔容時被排擠,夜夜點燈熬油的辦公。
但他是皇帝,他不能承認錯誤!
這事就是翰林院掌院不懂事,一畝三分地怎麽就管不好,弄的烏煙瘴氣的,害得自己看重的晚輩被人下菜碟,一氣之下找來了掌院張澤端。
“張愛卿啊,聽聞翰林院克己奉公之氣是蔚然成風,都被六部奉為楷模了,原定春節完成的文獻現在就已初具規模,一定是你帶人有方,當獎!你把他們上值下值的點卯單拿來,朕要好好看看,誰天天在加班加點的幹活,論功行賞。”
張掌院支支吾吾的沒敢接話,除了他和李申、陳煒,其他人都有夜值,這該如何是好……
不一會,劉公公拿著點卯單回來了,仁宗粗略掃了一遍,全院三更以後下值的比比皆是,隻有三人沒有夜值。
他用略顯浮誇的語氣發問:“張愛卿,朕看你近日下值甚早,是何原因?”
到現在張大掌院再看不明白就是白混了,官家這是在給崔翰林找場子呢。
“臣近日病了,實在坐不住,就讓崔翰林帶著各位學士整理文書。崔翰林真是當世英才,無論學術造詣還是奉獻精神都首屈一指,備受好評,實乃國之棟梁。”
“誒?怎麽有兩人也沒有夜值,你可知道原因?”
張掌院頭都不敢抬,“他們日常就不勤奮,恐是偷懶去了。”
仁宗點頭,從善如流的說:“既然這樣,今年的考績就按照他們功績來評吧,有功必賞,這個道理想必張愛卿是懂的。”
張掌院趕忙應下,退出大殿時已經汗濕衣襟。
他真是越活越糊塗了,官家看中的人怎麽能下絆子呢,雷霆雨露都是君恩,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此事後,與崔容時一同夜值的官員不僅得了賞賜,還在年末考績得了上等。李申和陳煒毫無疑問被評了末等,同時被降了俸祿,兩人在翰林院也再無立足之地。
而作為榜樣力量的崔容時儼然成為了翰林院的中流砥柱,人人稱讚,有口皆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