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榜下捉婿,腹黑夫君美如花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31章 丟失的試題(2/2)

崔容時卻覺得邏輯不對,“如果隻是想偷試題,看完記下來便可,沒必要將其偷走。我們一旦發現試題沒了,必然會換題,那偷題就失去意義了。”
孫元苑恍然大悟:“也就是說,偷題的人是為了攪合考試,進而拖慢籌備進度,讓官家覺得我們辦事不利,而不是真的要考題。”
陳有賓擔心更甚,歎著氣說:“如果我們大肆的搜查偷題者,不正落了奸人下懷,但若不搜查怎麽能抓到凶手呢?”
崔容時此刻反而愈發沉穩,他沉聲靜氣的說道:“玉清築已經落鎖,此刻偷題者和試題一定還在院內,當務之急是兩位先生要再出一套考題,其他事就交給我們去查吧。”
陳有賓和孫元苑麵麵相覷,這套試題他們研討了很久,若是臨時換題恐怕一晚的時間不夠。
陳有賓率先開口:“若是換題,那出題方向和題型都需要變更,不是一日之功就能做到的。”
趙晚晴問道:“官家說文會的試題重在考驗學問基本功,兩個時辰的答題量即可,能不能嚐試把試題簡單化呢?”
孫元苑解釋道:“即便隻是兩個時辰的試題,也要囊括詩賦題、經義題、史論題、策論題,選題和立意都要變更,如何能簡單化。”
安郡王府沒人需要科舉考試,趙晚晴也沒太關注過科考,她突然想起自家不愛讀書的弟弟最頭疼的就是背《論語》,無意的說:“若是哪不會就考哪就好了,青宸學《論語》的時候,隻君子和而不同馮先生就為他解釋好多遍。”
無心之話卻讓崔容時茅塞頓開,他建議道:“何不拋棄以往固有的考試模式,能不能賦詩和策論對修書著典來說並不那麽重要,重要的是對經史的理解和紮實的學問功底,我們用學子們常錯和易混淆的內容作為試題呢?”
在這些頂級文人麵前,趙晚晴覺得自己就是個學渣,她毫不猶豫的自爆短處:“在學四書五經時,我覺得最難的就是《大雅》,篇幅長又常引經據典,《周易》《春秋》也極難背誦,有的篇幅還辯麗橫肆。”
兩位先生突然無語,他們說的怎麽像是整理錯題集呢。
而這個集難背、易錯於一體的試卷,儼然成為了與會人的噩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