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邵醫生的心理陷阱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白雪(四)(1/3)

但疾病可以治療。
在這一點上,林煜和邵文錫的想法基本相同。
小何那邊在一係列的調查之後,他們根據手頭證據一致認為,費易雖然對6-13歲左右的孩子有異於常人的關注。
但到目前為止,他應該還並沒有做出實質的傷害行為。
但是,目前沒有造成傷害,並不代表他的自控力就一直值得信賴。
他寧願以搶劫入罪,是為了隱藏自己會被世人嫌惡的癖好。
而比起迅速結案獲得讚揚,林煜更不想看到未來的某一天,他會以某個孩子受到傷害為代價,再次見到費易出現在他的審訊室裏。
所以林煜在和邵文錫商量之後,向領導申請了這次特殊的會麵。
這確實不是一場審問,而是一場類似於在看守所隔著玻璃拿起電話的交談,但邵文錫認為那個地方限製太多,所以還是想辦法把人帶到了這裏。
在這裏,他能更好的讓費易了解自己,了解欲望,從一個犯罪嫌疑人,變成一個擁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或者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受害人。
實話實說,林煜並不怎麽喜歡這個說法。
HAD開設之後,他專門處理的案件裏,不乏有人報案說自己的孩子可能受到了某種威脅。
而在那之前,給掃黃組幫忙的時候,他也親眼看到過那些年紀不大,和他的妹妹差不多歲數的女孩兒過的是什麽非人的日子。
人性有著天生的參差,七八十的老漢永遠喜歡年輕的身體這句話並不是調侃,而是客觀存在的真實。
林煜無法不帶著一種“潛歧視”的目光去看待費易,雖然他知道自己應該客觀和公正,他也在盡量這樣去做,但潛意識的抗拒是沒辦法回避的。
潛歧視的存在,就好像一個人明明認可男女平等,卻會在聽到車禍時下意識的推斷司機性別。
這是社會環境給予的一種習慣暗示,是需要用自己更理智的認知去打破的一種客觀印象。
所以潛歧視,也是需要一定的信心去打破的。
如果不是邵文錫堅持,林煜原本並不覺得這種會麵有什麽意義。
打一個很不恰當的比方,邵文錫足夠強大和聰明,但也隻是在林煜一直不肯放棄糾纏他的情況下,才權衡著對他說出了偏執障礙的真相,希望林煜能知難而退。
可費易的情況遠比這個要嚴重得多,要他在還沒有真正過界的情況下,承認一種萬人唾棄的性取向,用不堪的隱私換取一種被限製的自由。
很難想象他會具備選擇前者的勇氣,林煜也覺得他會寧願以搶劫罪關上三五年的時間。
但是邵文錫循序漸進,告訴了他欲望的克製有多麽艱難,這些發生在他身上也並非是他的主觀意願。
最起碼觀察室這一頭的林煜被說服了一些,費易呢?他能夠被說服嗎?
明明隔著一道單向鏡,明明知道對麵什麽也不會聽到,林煜還是盡量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
以至於敲門聲響起的時候,他還產生了一種被打擾的微妙的煩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