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奇怪的周家人(1/2)
不過連帶著,雜草也長得格外茂盛,增加了鋤草的工作量。
張抗美覺得很神奇,她還沒漚肥呢,怎麽就長得這麽茁壯了??
秦寒舒忙趁機勸道:“既然人家都長得這麽好了,就別施肥了,有這漚肥的時間,你還不如研究研究沼氣發電呢。”
張抗美同誌這幾天學習漚肥,不知道從哪聽說了漚肥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沼氣,而沼氣可以發電。
她一下就來了精神,說要將沼氣發電的技術研究出來,給好灣村發電。
雖然好灣村是通了電的,但晚上經常停電。而且,如果好灣村自給自足用電,也能為國家節省能源啊。
一心要為國家做貢獻的張抗美同誌 ,還專門去縣裏書店找了本相關的書回來。
聽了秦寒舒的話,她覺得很有道理,“你說得對,我要把精力都放在研究發電上麵。”
秦寒舒放了心,隻要她不再惦記著往菜地施有機肥就行。
另一邊的高明和金波在看到女知青這邊的菜地後,也眼饞的開墾了一塊。
隻是種下去的菜苗過了一晚上就死了,於是跑來請教秦寒舒和張抗美。
可秦寒舒哪說得出來個所以然?幸好張抗美的理論知識豐富,給他們講了一大堆。他們照著反複嚐試幾次,才好歹將菜種活了。
隻是不如秦寒舒和張抗美的長得好,讓他們懷疑張抗美藏私,天天纏著她妄圖將技巧套出來。
在窯洞住了幾天,秦寒舒又發現了一些問題。
比如窯洞裏是泥地,空氣潮濕,裏麵的地跟被雨濕過的一樣,濘得很。
還有,糊窗戶用的是一種白色的紙,雖然看不見裏麵,但是透光,晚上不能開著燈換衣服,也影響睡眠。
有問題,當然是找隊裏解決啦。
中午飯後是很長的午休時間,秦寒舒戴了頂草帽出門,找到了周支書家。
周家是好灣村的幾個富戶之一,不過不是因為周長安當支書的原因,而是他的兩個兒子都有出息。
周長安本來生的是三個兒子,排行老大的周維文在十四歲那年下河洗澡,給淹死了。剩下的兩個兒子是老二周維禮,和老三周維光,還有一個小女兒周瑞蘭。
周家每個孩子到了年紀都得讀書。
周維禮考上了中專,畢業後到了縣勞工總會上班,後來革委會成立,又去了革委會,現在已經是革委會的副主任了。
周維光高中畢業參軍,聽說在部隊早就當上幹部了,前途也好得很。
小女兒周瑞蘭腦子就差些,隻上了個初中,現如今待在父母身邊,等著說親嫁人。
周維禮和周維光是好灣村數一數二的出息後生,周家的條件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周家的五間磚瓦房建在一塊不小的平地上,地勢不高不低,位於好灣村中心的位置。
隊部的位置在村頭,知青點也差不多,過去周家需要十來分鍾的時間。
五間磚瓦房外,還用土坯圍了院牆,門開在牆的西南角,木頭大門上釘了一對鐵環。
門是敞著的,不過秦寒舒還是上前扣了扣鐵環,高聲喊道:“支書在家嗎?”
立馬,秦寒舒就聽到一陣踏踏的腳步聲。
不一會,一個梳著兩根大辮子的姑娘,就從正屋走了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抗美覺得很神奇,她還沒漚肥呢,怎麽就長得這麽茁壯了??
秦寒舒忙趁機勸道:“既然人家都長得這麽好了,就別施肥了,有這漚肥的時間,你還不如研究研究沼氣發電呢。”
張抗美同誌這幾天學習漚肥,不知道從哪聽說了漚肥的過程中可以產生沼氣,而沼氣可以發電。
她一下就來了精神,說要將沼氣發電的技術研究出來,給好灣村發電。
雖然好灣村是通了電的,但晚上經常停電。而且,如果好灣村自給自足用電,也能為國家節省能源啊。
一心要為國家做貢獻的張抗美同誌 ,還專門去縣裏書店找了本相關的書回來。
聽了秦寒舒的話,她覺得很有道理,“你說得對,我要把精力都放在研究發電上麵。”
秦寒舒放了心,隻要她不再惦記著往菜地施有機肥就行。
另一邊的高明和金波在看到女知青這邊的菜地後,也眼饞的開墾了一塊。
隻是種下去的菜苗過了一晚上就死了,於是跑來請教秦寒舒和張抗美。
可秦寒舒哪說得出來個所以然?幸好張抗美的理論知識豐富,給他們講了一大堆。他們照著反複嚐試幾次,才好歹將菜種活了。
隻是不如秦寒舒和張抗美的長得好,讓他們懷疑張抗美藏私,天天纏著她妄圖將技巧套出來。
在窯洞住了幾天,秦寒舒又發現了一些問題。
比如窯洞裏是泥地,空氣潮濕,裏麵的地跟被雨濕過的一樣,濘得很。
還有,糊窗戶用的是一種白色的紙,雖然看不見裏麵,但是透光,晚上不能開著燈換衣服,也影響睡眠。
有問題,當然是找隊裏解決啦。
中午飯後是很長的午休時間,秦寒舒戴了頂草帽出門,找到了周支書家。
周家是好灣村的幾個富戶之一,不過不是因為周長安當支書的原因,而是他的兩個兒子都有出息。
周長安本來生的是三個兒子,排行老大的周維文在十四歲那年下河洗澡,給淹死了。剩下的兩個兒子是老二周維禮,和老三周維光,還有一個小女兒周瑞蘭。
周家每個孩子到了年紀都得讀書。
周維禮考上了中專,畢業後到了縣勞工總會上班,後來革委會成立,又去了革委會,現在已經是革委會的副主任了。
周維光高中畢業參軍,聽說在部隊早就當上幹部了,前途也好得很。
小女兒周瑞蘭腦子就差些,隻上了個初中,現如今待在父母身邊,等著說親嫁人。
周維禮和周維光是好灣村數一數二的出息後生,周家的條件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周家的五間磚瓦房建在一塊不小的平地上,地勢不高不低,位於好灣村中心的位置。
隊部的位置在村頭,知青點也差不多,過去周家需要十來分鍾的時間。
五間磚瓦房外,還用土坯圍了院牆,門開在牆的西南角,木頭大門上釘了一對鐵環。
門是敞著的,不過秦寒舒還是上前扣了扣鐵環,高聲喊道:“支書在家嗎?”
立馬,秦寒舒就聽到一陣踏踏的腳步聲。
不一會,一個梳著兩根大辮子的姑娘,就從正屋走了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