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金礦秘密初見端倪(1/4)
“你怎得不打傘,不要著涼生病了,趕緊把衣服換了。我去讓廚房給你煮薑湯。”見錦娘一點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清遙有些生氣。
“哪有那麽嬌氣,不用喝薑湯,我換了衣服,喝杯熱茶就好了。”錦娘邊脫衣服,邊用手指著小籠包,“快嚐嚐,等了好長時間才排到我,這家小籠包全京都都有名。”
“哈哈哈,還是錦娘貼心。”清遙一聽吃的,肚子都咕咕叫了,趕忙起床,坐到了桌旁,拿起一個小籠包就塞進了嘴裏,嘴巴邊嚼邊道:“確實好吃,比我之前吃的都好吃。”
“今早聽說,昨晚宋府發生了命案,宋府上下如今正在置辦喪事。”錦娘換好衣服,坐到了清遙旁邊的凳子上,一同吃起來。
“是誰死了?”清遙停下嘴巴,覺得這事很突然。
“聽人說,是宋典。”錦娘依舊吃著包子,神情自然。
清遙吃了一半的包子噎在嘴裏,驚得整個人都呆住了。
她把嘴裏一半包子吐出,瞪大眼睛對著錦娘詢問道:“你可確認是宋典死了?”
錦娘細嚼著嘴裏的包子,擺弄著手中另一半包子的餡,漫不經心地說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這還能有假?”
清遙聽罷,隨即起身,拉了錦娘就向外走,錦娘手中的半截包子也被抖落在了地上。
一刻鍾後,她們倆便出現在了宋府的靈堂裏。一口黑棺停放在靈堂中間,左右兩邊掛著白底挽聯,宋府大娘子同宋府嫡女齊齊跪在黑棺前麵,正依次向吊客行禮。
清遙和錦娘走上前去,行跪拜禮。
清遙見宋大娘子表情木然,便抬手往炭盆裏添了紙,聲音低沉道:“大娘子節哀順變,不要傷心過度,壞了自己的身體。”
宋大娘子辨出聲音,抬眼看向眼前女子,眼中淚珠雙雙滾落,“早知會有今日,他犯險求來的富貴,豈能長久,如今連自己的性命也搭了進去……”
清遙撫著大娘子的後背,垂下頭,“大娘子既明白這個道理,便不必再把這事放在心上,應以自己的身體為要,府中還有很多事指著大娘子做主呢。”
“是呀,如今他走了,留得我們孤兒寡母的,我是不能倒下,我還有我的嬌兒守著我呢。我沒事。”宋大娘子看了看身邊的女兒,眼中閃出一絲希望,含淚衝著清遙點了點頭。
“大娘子節哀,清遙改日再來看您。”簡短幾句話後,清遙便與大娘子拜別,帶著錦娘離開了靈堂,進了院裏。
二人卻未出了院去,而是趁人多混亂之際,悄悄潛進了宋典的書房。清遙走近他的案台,快速翻起案台上的文書、書冊,想要尋找金礦的線索;錦娘則來到書架旁,邊翻邊歸位,看不出一絲被人動過的痕跡。
半刻之後,清遙翻到了幾張夾在書冊裏的礦坑輿圖,其中一張做了標記,位置在江城縣。見此張輿圖做了標記,定是不同尋常,遂將此圖揣進懷裏,準備夾帶出去。
二人將所有東西複原後,快速出了書房,沿遊廊一路走到宋府大門口,出了宋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哪有那麽嬌氣,不用喝薑湯,我換了衣服,喝杯熱茶就好了。”錦娘邊脫衣服,邊用手指著小籠包,“快嚐嚐,等了好長時間才排到我,這家小籠包全京都都有名。”
“哈哈哈,還是錦娘貼心。”清遙一聽吃的,肚子都咕咕叫了,趕忙起床,坐到了桌旁,拿起一個小籠包就塞進了嘴裏,嘴巴邊嚼邊道:“確實好吃,比我之前吃的都好吃。”
“今早聽說,昨晚宋府發生了命案,宋府上下如今正在置辦喪事。”錦娘換好衣服,坐到了清遙旁邊的凳子上,一同吃起來。
“是誰死了?”清遙停下嘴巴,覺得這事很突然。
“聽人說,是宋典。”錦娘依舊吃著包子,神情自然。
清遙吃了一半的包子噎在嘴裏,驚得整個人都呆住了。
她把嘴裏一半包子吐出,瞪大眼睛對著錦娘詢問道:“你可確認是宋典死了?”
錦娘細嚼著嘴裏的包子,擺弄著手中另一半包子的餡,漫不經心地說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這還能有假?”
清遙聽罷,隨即起身,拉了錦娘就向外走,錦娘手中的半截包子也被抖落在了地上。
一刻鍾後,她們倆便出現在了宋府的靈堂裏。一口黑棺停放在靈堂中間,左右兩邊掛著白底挽聯,宋府大娘子同宋府嫡女齊齊跪在黑棺前麵,正依次向吊客行禮。
清遙和錦娘走上前去,行跪拜禮。
清遙見宋大娘子表情木然,便抬手往炭盆裏添了紙,聲音低沉道:“大娘子節哀順變,不要傷心過度,壞了自己的身體。”
宋大娘子辨出聲音,抬眼看向眼前女子,眼中淚珠雙雙滾落,“早知會有今日,他犯險求來的富貴,豈能長久,如今連自己的性命也搭了進去……”
清遙撫著大娘子的後背,垂下頭,“大娘子既明白這個道理,便不必再把這事放在心上,應以自己的身體為要,府中還有很多事指著大娘子做主呢。”
“是呀,如今他走了,留得我們孤兒寡母的,我是不能倒下,我還有我的嬌兒守著我呢。我沒事。”宋大娘子看了看身邊的女兒,眼中閃出一絲希望,含淚衝著清遙點了點頭。
“大娘子節哀,清遙改日再來看您。”簡短幾句話後,清遙便與大娘子拜別,帶著錦娘離開了靈堂,進了院裏。
二人卻未出了院去,而是趁人多混亂之際,悄悄潛進了宋典的書房。清遙走近他的案台,快速翻起案台上的文書、書冊,想要尋找金礦的線索;錦娘則來到書架旁,邊翻邊歸位,看不出一絲被人動過的痕跡。
半刻之後,清遙翻到了幾張夾在書冊裏的礦坑輿圖,其中一張做了標記,位置在江城縣。見此張輿圖做了標記,定是不同尋常,遂將此圖揣進懷裏,準備夾帶出去。
二人將所有東西複原後,快速出了書房,沿遊廊一路走到宋府大門口,出了宋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