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失去夢境三千年後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3章 佛前一睡三千年(1/2)

終於有一天,梅青發布了這個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當然也遭受了諸多的反對和斥責,畢竟她的實驗並不人道,動物保護組織的投訴信洪水般湧向她的母校,清華大學。好在電子信箱的容量足夠大,刪除也比較方便。
我彌留之際見到的那個老先生,就是梅青研究生期間的導師,也是她研究的最有力的支持者。
雖然國內外質疑聲頗多,那些國際話語權背後的資本卻保持了沉默,甚至調用了大量資金來支持或複刻相關的實驗。
十二年後,經曆種種曲折,在2042年,這項技術終於麵世了,理論成功率從2030年的不足五成(我嘴角一抽,看來自己運氣一貫地不錯),上漲到近乎100%。2050年,該技術累計保留的冷凍大腦已經超過了一億枚。
危機或許從現在就開始顯露了,根據事後的統計來看,當時在存放大腦的倉庫工作的人員,有相當一部分出現了不易做夢的症狀,當時被歸咎為心理作用。畢竟做夢這件事,本來就沒有什麽確鑿的規律可言。
十年後的2060年,對於冷凍腦所殘存的磁場會影響人類大腦這一猜測甚囂塵上,而統計研究的結論也很大程度上證實了這一猜想,於是倉庫被集體轉移到了距離人們生活區域較遠的海洋上。冷凍腦技術一旦開始,就沒法停止,這是早有預計的,雖然隨後的研究表明了,冷凍腦會對人的抽象思維,或者說想象力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沒有國家想要終止這一計劃。
2100年前後,這場人類曆史上病死人數最少,影響範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也是擴展最慢的“瘟疫”蔓延到了全球,做夢人數的持續下降,引起了部分人的恐慌。政府提出過不止一種解決方案,都沒有產生明顯的效果。
又一百年後(2200年),做夢已經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每天可以統計到的夢境數量以百萬計,約占總人口(200億)的萬分之二三。想象力的下降帶來了更廣泛的影響,人們在聯想、對比、空想、空間幾何,數形結合等方麵的能力明顯下降,大量學科延續了幾百年的教學模式被迫更改。
公元26世紀,著名的“靈感”假說誕生了,人們認為冷凍腦對世界上的“靈感”進行了單向的掠奪,導致活著的人夢境稀缺,想象力下降。
關於“靈感”的介紹、研究和各種假說有足足幾頁紙,我就跳過它繼續看冷凍腦技術的曆史。
中間二十幾個世紀中,人類的成就不可謂不偉大,人類緩慢而堅定的進化彌補了一部分想象力的缺失。人類整體的邏輯思維水平不斷提升,盡管想象能力已經腰斬,但是根據我所在的年代的智商評測標準,現代人的智商僅僅下降了5-10個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