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郝力矩贏得美人芳心萌生下海意(1/5)
郝力矩是這家公司下屬的子公司——一家中型電子公司的副總,二十七歲,年紀輕輕就當上企業中層幹部,是全公司最年輕的中幹。此刻,他在自己辦公室來回反複走動,有些猶豫,他原本打算悄悄溜出去辦自己的私事:他前幾天就與一家民營企業的王總約好了,今天十點過去麵談。偏偏在這個時候他的頂頭上司黃總經理臨時通知,半個小時後開會。他不得不跟黃總請假。他猶豫著,對自己的頂頭上司,是找個借口應付他,說現在家裏有急事要出去一下;還是實話告訴他,自己想要離開公司出去創業。
短暫的考慮之後,他還是準備對黃總如實相告,他覺得這樣更妥當些,畢竟黃總經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當初,從學校畢業來到這家企業的總部工作時,他在總部從事行政工作。父母都認為行政崗位好,但郝力矩幹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無聊,他想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於是,問總公司下屬的幾家子公司的領導,需不需要經營管理人員?他們都不置可否,顧左右而言他,明顯就是拒絕;當問到黃總經理時,黃總二話不說,立即表態歡迎他去。
到了黃總的公司,就是郝力矩現在所在的這個公司。黃總最先讓他去的是工藝質量部。郝力矩以他一以貫之的踏實作風,加上學習能力強,僅用兩年多的時間,他所從事的工藝質量管理的業務技能,由不會到熟練,由熟練到精通,之後半年內就做出了明顯的成績。
從此以後,黃總大膽使用,郝力矩幹勁十足。生產部門出現了較大的問題,黃總派他去生產管理部任部長助理,僅用了幾個月時間,公司的生產管理步入正軌。生產管理部部長對郝力矩的工作很認可,向黃總推薦。部長即將退休,黃總順勢任命郝力矩為該部副部長並主持部門工作。半年後,黃總對市場營銷部的工作很不滿意,把郝力矩派去當部長。郝力矩勤勉敬業,沒有辜負黃總的信任。在公司銷售業績快速上升之後,黃總非常滿意,把他作為得力幹匠,公司哪裏出問題都要把他帶上一起去應對。
黃總對他的信賴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隨後他把郝力矩的事績報告總公司領導並竭力推薦,於是郝力矩升職為副總經理,成為黃總唯一的副手。
有一次兩人在廣州出差,正值廣交會期間,住宿緊張,他們隻找到一個小旅館,兩個人在一個兩人間住下。房間內沒有衛生間,黃總去公共洗漱點洗漱,順便把洗臉水打回來遞到他手上,讓郝力矩感動。黃總不僅提供了適合他的職業平台,有了進步就信任地給予新的崗位的鍛煉機會,有了業績就立即不失時機予以提拔。兩個人在私下無話不談,盡管年齡相差十多歲卻像朋友一般相互信賴,更準確地說,黃總對郝力矩而言是亦師亦友。
郝力矩直接來到黃總辦公桌前說:“黃總,我有個事要跟你說。”
黃總坐在他的大班台後麵埋頭專注地在看什麽資料,他沒有抬頭,說:“你說。”
郝力矩拉過來一個凳子坐在黃總對麵:“我朋友給我介紹一家私人企業,那個老板要賣他的公司,我和朋友想合夥買。”
黃總立刻放下手上的紙張,抬起頭盯著郝力矩:“你想去買這個公司?”
“大概是。”郝力矩小聲回答。
“談到哪個程度了?”黃總的音量明顯提高了。
“估計問題不大。”郝力矩低聲說道;黃總接下來一動不動半天不言語,隻拿眼睛盯著他。郝力矩避開對麵如炬的目光,轉向旁邊,看著黃總左邊電腦顯示器的背麵。過了一會兒,郝力矩瞟了一眼對麵,見黃總麵色凝重,眉頭緊皺,不悅之情溢於言表,估計他此時一定在想:我對你如此信任這般重用;你卻在另作打算,並且不提前告知我,分明是在過河拆橋,辜負了我對你的信任和悉心的培養。
黃總似乎本想說點什麽,話到嘴邊又忍了回去。過了很久,黃總才喃喃說道:“你考慮清楚了?幹企業是很複雜的,也有很大的風險,在我這裏不是很好嗎?!”
郝力矩已經是深思熟慮,周圍的同學和朋友在紛紛下海,他早就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衝動了,不趁年輕出去試一試闖一闖,也許將來會後悔一輩子。經過近幾年的基層鍛煉,對企業管理有了一定的基礎,一路走來比較順利,有了自信,現在躊躇滿誌躍躍欲試。
“給你幾天時間再冷靜一下,權衡得失,充分考慮潛在的風險。在我這裏是有前途的,而且是比較確定的,方方麵麵都會越來越好。”過了好一會兒,黃總再次表態道,語氣緩和了些,臉色依然陰沉。黃總的挽留是真誠的。
郝力矩沒有表態,他沒有勇氣當麵拒絕領導,回自己辦公室,一屁股沉沉地坐在座椅上。他來公司後聽同事說,黃總來任總經理之前,這個總經理職位空缺了一段時間,公司由當時的副總經理管理,副總重用了一些自己信得過的人。黃總上任後,和副總經理之間表麵客氣私下卻有很大的隔閡,黃總的工作安排總是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抵觸,使他心裏窩火,於是一段時間之後,他開始逐步換人。副總見自己無法撼動黃總,就和一部分有辦法調離的部下,通過關係陸續離開,去了總公司其它單位。這使黃總的公司好幾個部門缺少得力的管理人員,影響到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這種狀況客觀上使郝力矩得到了來這裏鍛煉的機會。
郝力矩認為,這家國營企業目前主要靠民用產品維持經營,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企業的經營狀況起起伏伏,前景並非黃總說的那樣穩定良好。
郝力矩悶坐一會兒,越想越覺得不能再優柔寡斷。他用手機短信跟黃總告了假,不等黃總同意與否,離開辦公室從公司出來,他清楚地知道今天邁出的這一步,從此將要走的也許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創業之路。
再開公司的車辦自己的私事已不妥,他給劉成樁打電話讓他過來接自己。他站在總公司大門口等待。眼前的這座大門是剛剛重新翻修過的,把原來鋼管焊接的門換成了嶄新的不鏽鋼電動大門,足夠兩輛汽車同時進出。旁邊的門衛室、傳達室也變得嶄新,外人要進入公司需要登記同時還要裏麵的人來接,方可入內。每天的上班時間,總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員工從城市的四麵八方而來,匯聚在這裏,魚貫進入公司,像一條由密集的人形成的洪流。
這個公司這麽多年來,從來沒有輕易辭退過自己的員工。除非員工自己觸犯法律被辭退或者自己主動辭職。在這裏,幾乎沒有失去工作的後顧之憂。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不少高級幹部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這裏工作。員工們普遍多多少少有一種曆史上沿襲而來的,不太說的清楚的企業主人翁的優越感、自豪感。郝力矩明白自己放棄的,可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國有軍工企業的鐵飯碗,要知道當地很多人至今仍以能進這家企業工作為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短暫的考慮之後,他還是準備對黃總如實相告,他覺得這樣更妥當些,畢竟黃總經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當初,從學校畢業來到這家企業的總部工作時,他在總部從事行政工作。父母都認為行政崗位好,但郝力矩幹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無聊,他想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於是,問總公司下屬的幾家子公司的領導,需不需要經營管理人員?他們都不置可否,顧左右而言他,明顯就是拒絕;當問到黃總經理時,黃總二話不說,立即表態歡迎他去。
到了黃總的公司,就是郝力矩現在所在的這個公司。黃總最先讓他去的是工藝質量部。郝力矩以他一以貫之的踏實作風,加上學習能力強,僅用兩年多的時間,他所從事的工藝質量管理的業務技能,由不會到熟練,由熟練到精通,之後半年內就做出了明顯的成績。
從此以後,黃總大膽使用,郝力矩幹勁十足。生產部門出現了較大的問題,黃總派他去生產管理部任部長助理,僅用了幾個月時間,公司的生產管理步入正軌。生產管理部部長對郝力矩的工作很認可,向黃總推薦。部長即將退休,黃總順勢任命郝力矩為該部副部長並主持部門工作。半年後,黃總對市場營銷部的工作很不滿意,把郝力矩派去當部長。郝力矩勤勉敬業,沒有辜負黃總的信任。在公司銷售業績快速上升之後,黃總非常滿意,把他作為得力幹匠,公司哪裏出問題都要把他帶上一起去應對。
黃總對他的信賴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隨後他把郝力矩的事績報告總公司領導並竭力推薦,於是郝力矩升職為副總經理,成為黃總唯一的副手。
有一次兩人在廣州出差,正值廣交會期間,住宿緊張,他們隻找到一個小旅館,兩個人在一個兩人間住下。房間內沒有衛生間,黃總去公共洗漱點洗漱,順便把洗臉水打回來遞到他手上,讓郝力矩感動。黃總不僅提供了適合他的職業平台,有了進步就信任地給予新的崗位的鍛煉機會,有了業績就立即不失時機予以提拔。兩個人在私下無話不談,盡管年齡相差十多歲卻像朋友一般相互信賴,更準確地說,黃總對郝力矩而言是亦師亦友。
郝力矩直接來到黃總辦公桌前說:“黃總,我有個事要跟你說。”
黃總坐在他的大班台後麵埋頭專注地在看什麽資料,他沒有抬頭,說:“你說。”
郝力矩拉過來一個凳子坐在黃總對麵:“我朋友給我介紹一家私人企業,那個老板要賣他的公司,我和朋友想合夥買。”
黃總立刻放下手上的紙張,抬起頭盯著郝力矩:“你想去買這個公司?”
“大概是。”郝力矩小聲回答。
“談到哪個程度了?”黃總的音量明顯提高了。
“估計問題不大。”郝力矩低聲說道;黃總接下來一動不動半天不言語,隻拿眼睛盯著他。郝力矩避開對麵如炬的目光,轉向旁邊,看著黃總左邊電腦顯示器的背麵。過了一會兒,郝力矩瞟了一眼對麵,見黃總麵色凝重,眉頭緊皺,不悅之情溢於言表,估計他此時一定在想:我對你如此信任這般重用;你卻在另作打算,並且不提前告知我,分明是在過河拆橋,辜負了我對你的信任和悉心的培養。
黃總似乎本想說點什麽,話到嘴邊又忍了回去。過了很久,黃總才喃喃說道:“你考慮清楚了?幹企業是很複雜的,也有很大的風險,在我這裏不是很好嗎?!”
郝力矩已經是深思熟慮,周圍的同學和朋友在紛紛下海,他早就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衝動了,不趁年輕出去試一試闖一闖,也許將來會後悔一輩子。經過近幾年的基層鍛煉,對企業管理有了一定的基礎,一路走來比較順利,有了自信,現在躊躇滿誌躍躍欲試。
“給你幾天時間再冷靜一下,權衡得失,充分考慮潛在的風險。在我這裏是有前途的,而且是比較確定的,方方麵麵都會越來越好。”過了好一會兒,黃總再次表態道,語氣緩和了些,臉色依然陰沉。黃總的挽留是真誠的。
郝力矩沒有表態,他沒有勇氣當麵拒絕領導,回自己辦公室,一屁股沉沉地坐在座椅上。他來公司後聽同事說,黃總來任總經理之前,這個總經理職位空缺了一段時間,公司由當時的副總經理管理,副總重用了一些自己信得過的人。黃總上任後,和副總經理之間表麵客氣私下卻有很大的隔閡,黃總的工作安排總是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抵觸,使他心裏窩火,於是一段時間之後,他開始逐步換人。副總見自己無法撼動黃總,就和一部分有辦法調離的部下,通過關係陸續離開,去了總公司其它單位。這使黃總的公司好幾個部門缺少得力的管理人員,影響到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這種狀況客觀上使郝力矩得到了來這裏鍛煉的機會。
郝力矩認為,這家國營企業目前主要靠民用產品維持經營,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企業的經營狀況起起伏伏,前景並非黃總說的那樣穩定良好。
郝力矩悶坐一會兒,越想越覺得不能再優柔寡斷。他用手機短信跟黃總告了假,不等黃總同意與否,離開辦公室從公司出來,他清楚地知道今天邁出的這一步,從此將要走的也許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創業之路。
再開公司的車辦自己的私事已不妥,他給劉成樁打電話讓他過來接自己。他站在總公司大門口等待。眼前的這座大門是剛剛重新翻修過的,把原來鋼管焊接的門換成了嶄新的不鏽鋼電動大門,足夠兩輛汽車同時進出。旁邊的門衛室、傳達室也變得嶄新,外人要進入公司需要登記同時還要裏麵的人來接,方可入內。每天的上班時間,總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員工從城市的四麵八方而來,匯聚在這裏,魚貫進入公司,像一條由密集的人形成的洪流。
這個公司這麽多年來,從來沒有輕易辭退過自己的員工。除非員工自己觸犯法律被辭退或者自己主動辭職。在這裏,幾乎沒有失去工作的後顧之憂。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不少高級幹部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這裏工作。員工們普遍多多少少有一種曆史上沿襲而來的,不太說的清楚的企業主人翁的優越感、自豪感。郝力矩明白自己放棄的,可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國有軍工企業的鐵飯碗,要知道當地很多人至今仍以能進這家企業工作為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