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奮戰在全球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55章 《薩格勒布條約》(2/2)

“嗬嗬……和平當然是斯拉夫人的追求,不僅塞爾維亞的斯拉夫人需要和平,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地區的斯拉夫人也需要和平。”帕什奇笑著說道。
“貴國在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700多萬人,隻剩下不到450萬了,還要維持10萬人的龐大軍費支出,而我匈牙利雖然常年戰爭,人民損失慘重,但依舊有近兩千萬的無產階級。
不如我們就此停戰,如何?”貝拉對帕什奇建議,但他也知道,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果然,帕什奇收起了笑容:“閣下覺得這可能嗎?南斯拉夫人付出了這麽多的鮮血,就得來這麽一個結果,巴爾幹上千萬的南斯拉夫人都不會答應!”帕什奇盯著貝拉的眼睛說道。
“那不知道閣下或者是塞爾維亞到底如何才能願意停戰?”貝拉也不裝了,直接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南斯拉夫人終生隻為一個目標奮鬥,那就是實現《尼什宣言》。”帕什奇說道。
《尼什宣言》是在一戰開打後不久,塞爾維亞議會在尼什召開,通過了把統一南斯拉夫作為基本戰爭目標的宣言,史稱《尼什宣言》。
“我們願意交出斯洛文尼亞和波黑,克羅地亞必須保留在我們手中。”貝拉也說出了自己的條件。
“先生,您覺得可能嗎?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我們一定要得到!”帕什奇鏗鏘有力的說道。
最終兩人經過了一番討價還價,最終正式核定了《薩格勒布條約》。
《薩格勒布條約》規定:1.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承認塞爾維亞對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的主權。
2.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就此停戰,並附屬和平協議,到1924年1月1日前不得開戰。
3.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的正式交接工作於四月份完成,在此期間,兩國不準互相交戰,塞爾維亞軍隊允許匈牙利紅軍和自願離開的百姓離開兩地。
3.兩國重新建立友好的外交關係。
4.分離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在原波黑土地上由塞爾維亞在南方建立塞族王國,塞族王國占原波黑麵積的51%。
由匈牙利在北方建立波斯尼亞蘇維埃共和國,占原麵積的49%。
薩拉熱窩劃界分割,西薩拉熱窩歸波斯尼亞管理,東薩拉熱窩為塞族王國領土。
5.雙方互相交換戰俘,匈牙利戰俘5000人,塞爾維亞戰俘3000人。
至於波黑問題上,帕什奇可是做了極大的心理鬥爭,波黑於1908年被奧匈帝國吞並,並由此引發了著名的波斯尼亞危機。
雖然作為帝國的直轄省,但一直由匈牙利代管。該地區有斯拉夫人、克羅地亞人、穆斯林……堪稱巴爾幹的縮影。
1920年初,匈牙利紅軍快速突擊了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地區,隨即便因為戰線變長、兵源不足、後勤問題和守軍抵抗強烈等一係列問題而止步。
雙方的談判就這樣結束了,雙方約定了停戰協議的生效日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