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奇遇(4/5)
油茶樹下不長灌木,如此便藏不住野獸。一條趕集的路從虎頭山下來,通過右嶺。
左邊一條山嶺,靠近山穀之處,於黃泥土中有許多洞穴,大的有碗口粗,小的有胳膊粗。大孩子說,那是蛇洞。
這天是星期日,林家灣的學生們到西嶺的油茶園摘茶桃吃。少年帶有籮子,預備將茶桃帶回家炒菜吃。
茶桃形如桃子,但裏麵是空心的,隻有一層果肉。果肉外麵有一層薄皮,顏色和油茶樹幹一樣,是褐色的。薄皮褪了以後,會露出白色的果肉,這樣的茶桃才算熟了。熟茶桃有一種甜味,生茶桃則會很澀。
四條溝水在山穀下形成一個池塘,塘埂是村民修的。這片山穀比較安全的地方,是野塘下麵。野塘下麵被開墾為衝田,衝田右邊的山坡有大片的草地。草地是二十年前右派分子林響泉開墾出來的,生產隊試種莊稼,種什麽都不行,土壤太薄。於是被廢棄了,成為草地,隻適合生產隊放牛。
對孩子們來說,油茶園可以摘茶桃,野塘可以采菱角,草地可以打滾,這實在是個很好玩的地方。但沒有人願意深入野塘上麵的山穀。
傳說:林響泉開荒時,曾遇見過會追人的白蛇;生產隊放牛人,曾見過一條蟒蛇追兔子。
油茶園裏那麽多的甲板龜和竹葉青蛇,不知是不是從野豬窩裏爬出來的。
六歲的尖子吃飽了茶桃,當別人還在繼續采摘茶桃時,他卻在池塘邊玩,看那些菱角花。向山穀望去,發現有一朵白色的百合花,無比耀眼。
以前,在村莊背後的大小山上,尖子隻見過杜鵑花和蘭草花,從沒有見過百合花。自他認識美麗的植物以來,所見的白色花朵,有梨花、梔子花、洋槐樹花、油茶樹花,以及一種白色的蘭草花。
梨花、梔子花和蘭草花是美麗的,卻沒有百合花美。它就像一朵超大型的喇叭花,在山穀中吹著自己美麗的大喇叭,聲震山穀,可惜沒有人聽見。
尖子被迷住了,他來不及有任何思想,就跑進山穀去采摘遇見的百合花。
有一個大孩子喊他:“不要去,裏麵有蛇。”其他幾個大孩子跟著喊他回來,但一切勸告均是徒勞。
尖子還沒跑到百合花跟前,便被嚇得停住了。一條大蛇從他的跟前竄過去了,一條綠色的大蛇,差不多是從他的腳邊竄過去的,竄出山穀。
大孩子們一麵喊他回來,一麵去追那條綠色蟒蛇,哪裏追得上?蛇跑得比人還快。那條蛇有一丈多長,有胳膊粗細,皮膚是綠色的,斜方塊狀的條紋已不記得是什麽顏色了。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說,靈花異草邊必有大蛇保護。有人說,那是青蛇,這裏有白蛇就有青蛇。有人說,不是青蛇,我見過青蛇,這條蛇是綠色的,身上有條紋,青蛇的身上沒有條紋。有人說,有條紋的都是蟒蛇。
後來大家轉移話題,討論為什麽這裏叫野豬窩。一個大孩子說:我爺爺說,野豬不怕蛇,野獵專門吃蛇。野豬吃蛇?這把大家都驚住了。
大孩子又說:爺爺說,野豬不怕毒蛇,也不怕蟒蛇。若是被蟒蛇纏住了,它就在石頭上打滾。山穀裏有許多石頭渣子,就把蟒蛇的肚了劃破了。
那朵山穀中的百合花總是讓林山遠念念不忘,不管采不采它,他根本就沒有勇氣走到花的麵前。多年後他重寫詩時,便寫下一首《空穀百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左邊一條山嶺,靠近山穀之處,於黃泥土中有許多洞穴,大的有碗口粗,小的有胳膊粗。大孩子說,那是蛇洞。
這天是星期日,林家灣的學生們到西嶺的油茶園摘茶桃吃。少年帶有籮子,預備將茶桃帶回家炒菜吃。
茶桃形如桃子,但裏麵是空心的,隻有一層果肉。果肉外麵有一層薄皮,顏色和油茶樹幹一樣,是褐色的。薄皮褪了以後,會露出白色的果肉,這樣的茶桃才算熟了。熟茶桃有一種甜味,生茶桃則會很澀。
四條溝水在山穀下形成一個池塘,塘埂是村民修的。這片山穀比較安全的地方,是野塘下麵。野塘下麵被開墾為衝田,衝田右邊的山坡有大片的草地。草地是二十年前右派分子林響泉開墾出來的,生產隊試種莊稼,種什麽都不行,土壤太薄。於是被廢棄了,成為草地,隻適合生產隊放牛。
對孩子們來說,油茶園可以摘茶桃,野塘可以采菱角,草地可以打滾,這實在是個很好玩的地方。但沒有人願意深入野塘上麵的山穀。
傳說:林響泉開荒時,曾遇見過會追人的白蛇;生產隊放牛人,曾見過一條蟒蛇追兔子。
油茶園裏那麽多的甲板龜和竹葉青蛇,不知是不是從野豬窩裏爬出來的。
六歲的尖子吃飽了茶桃,當別人還在繼續采摘茶桃時,他卻在池塘邊玩,看那些菱角花。向山穀望去,發現有一朵白色的百合花,無比耀眼。
以前,在村莊背後的大小山上,尖子隻見過杜鵑花和蘭草花,從沒有見過百合花。自他認識美麗的植物以來,所見的白色花朵,有梨花、梔子花、洋槐樹花、油茶樹花,以及一種白色的蘭草花。
梨花、梔子花和蘭草花是美麗的,卻沒有百合花美。它就像一朵超大型的喇叭花,在山穀中吹著自己美麗的大喇叭,聲震山穀,可惜沒有人聽見。
尖子被迷住了,他來不及有任何思想,就跑進山穀去采摘遇見的百合花。
有一個大孩子喊他:“不要去,裏麵有蛇。”其他幾個大孩子跟著喊他回來,但一切勸告均是徒勞。
尖子還沒跑到百合花跟前,便被嚇得停住了。一條大蛇從他的跟前竄過去了,一條綠色的大蛇,差不多是從他的腳邊竄過去的,竄出山穀。
大孩子們一麵喊他回來,一麵去追那條綠色蟒蛇,哪裏追得上?蛇跑得比人還快。那條蛇有一丈多長,有胳膊粗細,皮膚是綠色的,斜方塊狀的條紋已不記得是什麽顏色了。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說,靈花異草邊必有大蛇保護。有人說,那是青蛇,這裏有白蛇就有青蛇。有人說,不是青蛇,我見過青蛇,這條蛇是綠色的,身上有條紋,青蛇的身上沒有條紋。有人說,有條紋的都是蟒蛇。
後來大家轉移話題,討論為什麽這裏叫野豬窩。一個大孩子說:我爺爺說,野豬不怕蛇,野獵專門吃蛇。野豬吃蛇?這把大家都驚住了。
大孩子又說:爺爺說,野豬不怕毒蛇,也不怕蟒蛇。若是被蟒蛇纏住了,它就在石頭上打滾。山穀裏有許多石頭渣子,就把蟒蛇的肚了劃破了。
那朵山穀中的百合花總是讓林山遠念念不忘,不管采不采它,他根本就沒有勇氣走到花的麵前。多年後他重寫詩時,便寫下一首《空穀百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