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煙花的結果和舍利的前身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章 琴台(5/5)

4
一九九三年冬月初的那場醉雪之後,林山遠被調離采購科,調到了工廠研發生產小組。工廠研發生產的項目是汽車鋼圈“汽化膜鑄造工藝”,由工廠一位總工程師負責,林山遠任小組長,下麵暫時沒有工人,隻有一個還沒有添置任何設備的空車間。
工廠以二十萬元的報酬,聘請武漢大學四名理工科教授、助教充當顧問,預付十萬元,由他們負責圖紙設計及提供技術指導。這個項目推行一年多以後,最終流產,驛城市車輛廠試製的汽車鋼圈根本不合格,全是一堆廢鋼。
調離采購科是林山遠事業上的一次失敗。在采購員中,有兩名曾是分廠廠長,有三名曾是車間主任,可見采購員是比分廠廠長更牛的,因為分廠沒有采購權。包括三個分廠的采購員在內,采購科共有十六名采購員、一名女會計、一位科長。
之所以調離采購科,並不是因為醉酒——醉酒第二天上午林山遠就正常上班了,而是林山遠給采購科長惹了兩次極大的麻煩,使采購科長蒙受了巨大經濟損失。采購科長給廠長寫信說:……林山遠書呆子氣太重,不懂得市場經濟原理……。
當廠長讓分管行政的副廠長將信拿給林山遠看時,林山遠心想:采購科長那種小學文化水平,怎麽能寫出這麽漂亮的字和四頁紙的長信呢?這封信是誰代寫的?
林山遠的書呆子氣,就是從不請科長喝酒,也就從未與科長進行溝通——沆瀣一氣。科長訂購的合同,林山遠根本不知道單價;他每次采購前也不向采購科的女會計谘詢,隻想以市場最低價采購。
科長曾想拉攏林山遠,請林山遠給他小學三年級的女兒當家庭輔導教師,被林山遠拒絕了。以前陪科長喝酒時眾人都會叫上林山遠,後來就不叫了。
第一次:林山遠從本城買進一批電焊條,單價為六千元一噸,送貨上門。卻不知科長訂購的相同電焊條是六千四百元一噸,還要工廠派車到鄭州市電焊條廠去取貨。結果導致科長將單價降到五千七百元一噸,每噸損失了七百元。
第二次:林山遠從本城買進一千顆汽車大螺絲,單價是十元錢一顆,送貨上門。卻不知科長訂購的單價是十四元五角一顆,還要另付從福建省到河南省的運費。結果導致科長將單價降到九元五角一顆,每顆螺絲損失了五元錢。
林山遠當采購員,不僅給科長惹大麻煩,也給其他采購員帶來麻煩。林山遠以六十元買進來的空氣開關,別人是以一百八十元買進來的。這樣的人怎麽能在采購科做下去呢?怎麽能在社會上混下去呢?
事後有人給他點破說:“你以為是給科長一人惹麻煩嗎?你給廠長等人都惹了麻煩。要知道工廠‘八大金剛’是拜過把子的,廠長是老大,采購科長按年齡排行老八,其他六大金剛是行政副廠長、貿易公司經理、銷售科長、運輸科長、設備科長、後勤科長。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工廠研發小組實際上直到一九九四年春上才啟動,林山遠玩了三個月,從農曆十月十八直到次年正月初六一直呆在農村老家,連工廠也不用去。農曆十月十八,爺爺病重,林山遠回了農村。
回家這天,班車經過龍山縣城,他忽然想到此日是鍾琴二十一歲生日。對於鍾琴來說,肯定又是一個傷心的生日。
正月初五,徐世功來林山遠家拜年,林山遠頗感意外,以前他倆都沒到過對方家中。徐世功帶來了鍾琴的三封信。原來,林山遠呆在農村的這三個月,鍾琴給工廠寄去了三封信,都被徐世功收起來了。
鍾琴以為林山遠故意不回信,第二封信比第一封信寫得更傷心,第三封信寫得肝腸寸斷。
在第一封信中,鍾琴說:自從回龍山縣老家之後,自己就病倒了,兩個月後才完全康複,所以現在才給你寫信;我已在申陽地區某公司上班,派駐明港鎮;望回信。
讀完第三封信那一刻,林山遠被深深感動了。他知道鍾琴單戀自己,卻不料她如此癡情,竟然因為他而相思成疾。他自己承受過單相思的巨大痛苦,知道這對一個女孩子更難承受。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非報也,永以為好也。”古人講究投桃報李,自己怎麽能夠不報答鍾琴的這份恩情呢?
林山遠想:鍾琴比自己勇敢。自己從前喜歡江水遙,卻不敢寫信,不敢說出來。鍾琴不管對愛情抱不抱希望,畢竟勇敢地說出來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