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行腳參訪(1/2)
雲隱師父到達白馬寺,先去客堂報到,這是出家人的規矩,也稱掛單,單是禪林用語。又作掛搭單。指僧堂內各人之座位,或各單前長六尺、寬三尺之空間;亦即各人坐臥、飲食之座席。床前所置寬八寸之板,稱作單板。一般稱僧堂內各人之席位為“三條椽下七尺單前”,即因床位之橫麵(寬度)有三尺,其上有三條木椽,床位之長度(深度)有六尺,再加上床前一尺之單板,合為七尺。此外,在自己左右兩鄰之單位,稱為鄰單。又辭別寺院而他去,稱為起單,或稱抽單。一般言之,安居終了後,若受師家指導而無效果,則應起單;或對成績不良者,由師家命其起單。僧眾請假暫時外出,而超過十五日以上者,亦須起單,故起單又稱暫暇(暫假)。開創僧堂,即稱開單。若犯戒被擯棄出寺,稱為遷單。單實際上就是登記,消除登記的意思,雲隱師父住了下來休息幾天,這幾天正好遊曆白馬寺的全貌,這是東漢第一座寺院,相傳攝摩騰、竺法蘭曾經到過的地方,與其同時也有一位出家僧一起住進了寺院,雲隱師父就和這位法號法忍的師父就結上了緣分,二人在寺院小住幾天就離開了,這也是雲隱師父第一次離開大山,第一次見大平原。法忍畢竟是出家時間早,出行經驗比雲隱師父要多,但是對佛法可無法與雲隱師父比,在彼此的交流中,各自取長補短,建立了要好的關係,他們倆一邊走一邊打聽哪裏有真正修行高的法師,法忍師父是淨土道場出家,其他法門沒有學習過,當雲隱師父告訴她他佛法非常之廣大時候,法忍師父如雷入耳,頓然心生歡喜,求法之心即刻升起。法忍師父告訴雲隱,在河南桐柏山,有一個師父據說很厲害,不過他是律宗道場,對於雲隱師父,管他什麽宗,能找到修為高的人,就是目的,兩人一拍即合就去了桐柏山,來到桐柏山太白頂,見到了住持圓光法師,二人即拜依止,很快成為桐柏山的常住僧侶,雲隱和法忍二人邊學習,便修行,對於依止很多人不太了解,這是佛門的專業名詞,即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為所依而止住或執著。又一般謂依賴於有力、有德者之處而不離,亦稱為依止。在證量上指菩薩種性四種依止:(一)無量善根依止,(二)無量智慧依止,(三)一切煩惱障、智障得清淨依止,(四)一切神通變化依止。菩薩修習諸波羅蜜有五依止,即:(一)物依止,(二)思惟依止,(三)心依止,(四)方便依止,(五)勢力依止。一般稱依止善知識為依止。法忍和雲隱二位師父從此就安心常住圓光住持之處,精進戒律,而圓光法師也很歡迎他們,但是遲遲不給他們傳授修行方法,佛法就是如此,想學習佛法,必須真誠求法,不求法再好的法師不會舍法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