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識心種子(2/2)
話說雲隱來到太白頂已經三年了,三年間除學習戒律和禪修,那就是做飯了,因為從陝西到河南,雖然都是寺院的常規素食,但是風味各各不同,寺院香客來的人很多了,東西南北不同地方的人都有,所以飲食是雲隱最發愁的事情,作為住持理應做好自己的工作,齋堂應該有其他師父料理,但是雲隱與其實住持不一樣,而是每天蹲守廚房,幫忙洗菜做飯,在大眾的眼中,隻看到了住持和尚在勞動,沒有發現雲隱師父在齋堂是一種修養,是提升性德的最佳機會,齋堂具備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各各盡有一樣不少,這麽好的一個修行機會,雲隱師父當然不會放過的,因為在修禪過程中,雲隱發現了師兄弟很多人一直在修枯禪,什麽是枯禪?枯槁坐禪。指放下一切而無為無待之絕對坐禪。訶罵默照一如枯木。這種修行方法肯定是不對的,因為在過去大部分的僧眾學到的都是以戒律為主,對於禪修很多人也隻能是禪如枯樹,正因為如此,雲隱師父便從齋堂去領悟,便於讓廣大僧眾能體會到禪的基本方法能夠善於正確的禪修,這是雲隱第一次在律宗道場選擇禪宗修法的開始。如果沒有智慧雲隱師父,不可能悟道這些道理的。但是對於其他師父這可是一個難題,怎麽律宗道場學習禪修呢?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雲隱師父總結了禪修的真正理論,表達萬法不離禪修,實際上律宗的修行同樣是禪修,很多人隻是每天死記硬背戒本,哪裏能悟到戒禪的道理。對於禪修很多人是非常陌生的,因為在禪修的過程中,多數人以為是打坐,多數人認為走進禪堂,就算是禪修。實際上禪修在心,怎麽能在禪堂呢?心在禪在的道理,估計很多人能明白的,禪堂隻是給大家提供學習禪修的一個地方,但是很多人隻是舉行的禪修儀式,表麵上修禪,實際根本不明白禪修的道理,甚至有一部分人認為禪不立文字,單刀直入,想想禪不立文字,佛教傳入中國2000多年來,你們是如何知道的?禪不僅有文字,而不立文字,並非沒有文字,真正的禪文字是識心種子,而種子和樣子的差別,大家應該聽明白了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