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又是一年好光景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章 季秀才為女謀姻緣 茂田村眾議開學堂(1/3)

三進的院子有些破敗,磚牆凹凸不平,屋頂的小青瓦上長著幾株雜草,院中水缸裏的幾尾金魚頹然的遊著,一棵光禿禿的紫藤樹上偶爾停下一兩隻灰喜鵲。與這陳舊的院子相比,有些格格不入的是敞廳匾額上亮得醒目的金漆。那金漆是季老秀才重新描上去的,匾上“猶龍第”三字尤為端正大氣。
季老秀才家如今並不富裕,且越發破落了。早些年季禮考中秀才後,不知遭了甚麽黴運,一連十幾年都沒有再中過舉人。
季禮考了十幾年,從季秀才變成季老秀才,如今才過不惑年紀,頭發就已考白大半了,到頭來還是沒掙個舉人功名。他也頹了,知是自己文章水平尚且不夠,便決定暫不舉業,舉家遷回了茂田老家,拚拚湊湊,購置了田產,成了一方土鄉紳,每日在家閉門讀書,專心致學。因不善經營家業,如今光景一年不如一年。
季秀才的夫人李氏去得早,留下一雙兒女,交給妾室嚴氏撫養。
嚴氏雖賢惠,但家中不可無正室,季秀才本想再娶個續弦,隻是他心氣兒高,家中又沒多少閑錢給他再娶,也就此作罷了。
這日,季秀才身著米色新直綴,剛拜訪完沈員外回來,不知遇了什麽樂事,喜滋滋地緊著步子,掀了袍子,一步跨過了門坎,向裏屋尋嚴氏去了。
嚴氏見季秀才進來,趕忙放下手中針線,站起身,倒了盞茶,端給他。
季秀才接了茶,小啜了一口,樂道:“三娘,我同你說個大喜事兒。”
他緩了口氣繼續道,“你可知南丘村沈員外家的六郎,就是不久前剛考中秀才的那個沈六郎。我見他年紀才不過十六,便問了他的婚事,沈員外竟說他尚未議親。我隨口提了提我們家祈兒,誰知他竟願和我結為兒女親家。那沈六郎我見過,少年英才,聰慧過人,為人恭謙良善,這是門好親事啊。”
嚴氏歡喜道:“爺若說沈家六郎好,那必定是好的。”
“隻是……”嚴氏為季秀才續了杯茶,小心翼翼問他道:“隻是二姑娘沒纏足的事兒,您可同沈員外說明白了?”
季祈兒從小多病,幾乎是泡在藥罐子裏長大的。四歲那年她昏了兩日還不見醒,大家都說她這是迷過去醒不來了。
正好村裏來了個雲遊的道士,說她這是娘胎裏帶出來的,她每次暈的時候不會超過三天,醒了就算熬過了,沒醒神仙來了也救不了。
此後,季祈兒十天半個月就暈一次,去鬼門關都走了好幾遭,但都沒到三天就醒了。如此這般,老道士的話不得不讓人信服。
季祈兒五歲那年,嚴氏第一次給季祈兒纏足,季祁兒又哭又鬧,燒了好幾天,昏在床上,有進氣兒,沒出氣,大夫看了都叫準備料理後事。
嚴氏守了她幾夜,第四日夜裏,去探她鼻息,竟然已斷了氣,急急把季秀才叫起,一家人慟哭一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