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龍體受驚(1/2)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學識智慧,受之恩師。
崔容時最後總結道:“《開越大典》之大,非隻謂規模之大,工程之大,而謂至理之大,大道之大。父母養我們以生命,恩師養我們以慧命,師恩沒有血緣牽絆,卻不亞於父母之恩,是再造之恩。是以,臣認為當以師字為首。”
他的話句句振聾發聵,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博學強記之人,他們都曾經擁有授業恩師,如果否定師恩就是否定了自己的學識涵養,否定了來時路,否定了學之大義,因此無人反駁。
經過近一日的激烈討論,每個文會參與者都寫下來了心目中的開篇首字。
師字以近八成的占比成為第一篇的字引。
其他字,如天、信、學、君、德等均被記錄在案,也將載入《開越大典》。
仁宗覺得今日的會談非常圓滿,也從中發現了很多博學多才之人。
若不是盛世文會,他們寧願一輩子教書育人也不願意接觸朝堂,他們是思想最為純淨之人,卻為大越朝輸送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
日落西山之時,仁宗帶著諸位大臣走出龍山學院,他站在門口回望這座擁有百年曆史的書院,不禁感慨道:“書院是讀書人安身立命之地,是讀書人的底氣和根脈,隻要還有讀書人在,書院就一定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說完,大家紛紛讚歎,“官家英明”、“官家實乃賢君”、“上古先賢不外如是”......
在大家的讚揚中,仁宗繼續飄飄然,他確實就是這樣......
“嘎吱。”
“哢吧。”
仁宗頭頂寫著“文以載道”四個字的匾額掉了下來。
安郡王眼疾手快的將仁宗撲到一邊,匾額剛好掉落在他們站立過的地方。
仁宗:有人害我!
然後“撲通”一聲,所有人身後的書院圍牆轟然倒塌,一時間煙塵彌漫,殘垣斷壁散落一地。
幾個避閃不及的大臣和學子們還被牆體砸到,眾人驚的鳥獸散。
周川淇嚇的立即跪倒在地,“官家,您怎麽樣,沒事吧?”
安郡王扶起了驚魂未定的仁宗,細心地拍落他身上的浮塵,回道:“官家受驚了,應該沒傷到。”
周川淇淺淺鬆了口氣,還沒等他開口,身後一位老臣倉皇的說道:“天降禍事,危及龍體,是不祥之兆啊。”
朱太傅也皺眉說道:“牌匾墜落寓意文道衰落,確實不祥。”
越來越多的人跟著附和,“這是老天爺在警示,官家必須得重視,說不得以後還要招來禍事。”
“官家是真龍之體,警示的必然不會是官家,一定是哪個人逆天而為,否則牌匾怎麽就那麽巧掉下來,還差不點砸在官家身上。”
“是啊是啊,龍山書院都建院百年了,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事,必然有人與龍體相衝。”
隨著眾人討論聲越來越大,仁宗的猜忌心理也越來越強,難道真的有人克他?
他巡視了一圈,江陵府知州、太子、三皇子,最後把視線落在崔容時身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崔容時最後總結道:“《開越大典》之大,非隻謂規模之大,工程之大,而謂至理之大,大道之大。父母養我們以生命,恩師養我們以慧命,師恩沒有血緣牽絆,卻不亞於父母之恩,是再造之恩。是以,臣認為當以師字為首。”
他的話句句振聾發聵,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博學強記之人,他們都曾經擁有授業恩師,如果否定師恩就是否定了自己的學識涵養,否定了來時路,否定了學之大義,因此無人反駁。
經過近一日的激烈討論,每個文會參與者都寫下來了心目中的開篇首字。
師字以近八成的占比成為第一篇的字引。
其他字,如天、信、學、君、德等均被記錄在案,也將載入《開越大典》。
仁宗覺得今日的會談非常圓滿,也從中發現了很多博學多才之人。
若不是盛世文會,他們寧願一輩子教書育人也不願意接觸朝堂,他們是思想最為純淨之人,卻為大越朝輸送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
日落西山之時,仁宗帶著諸位大臣走出龍山學院,他站在門口回望這座擁有百年曆史的書院,不禁感慨道:“書院是讀書人安身立命之地,是讀書人的底氣和根脈,隻要還有讀書人在,書院就一定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說完,大家紛紛讚歎,“官家英明”、“官家實乃賢君”、“上古先賢不外如是”......
在大家的讚揚中,仁宗繼續飄飄然,他確實就是這樣......
“嘎吱。”
“哢吧。”
仁宗頭頂寫著“文以載道”四個字的匾額掉了下來。
安郡王眼疾手快的將仁宗撲到一邊,匾額剛好掉落在他們站立過的地方。
仁宗:有人害我!
然後“撲通”一聲,所有人身後的書院圍牆轟然倒塌,一時間煙塵彌漫,殘垣斷壁散落一地。
幾個避閃不及的大臣和學子們還被牆體砸到,眾人驚的鳥獸散。
周川淇嚇的立即跪倒在地,“官家,您怎麽樣,沒事吧?”
安郡王扶起了驚魂未定的仁宗,細心地拍落他身上的浮塵,回道:“官家受驚了,應該沒傷到。”
周川淇淺淺鬆了口氣,還沒等他開口,身後一位老臣倉皇的說道:“天降禍事,危及龍體,是不祥之兆啊。”
朱太傅也皺眉說道:“牌匾墜落寓意文道衰落,確實不祥。”
越來越多的人跟著附和,“這是老天爺在警示,官家必須得重視,說不得以後還要招來禍事。”
“官家是真龍之體,警示的必然不會是官家,一定是哪個人逆天而為,否則牌匾怎麽就那麽巧掉下來,還差不點砸在官家身上。”
“是啊是啊,龍山書院都建院百年了,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事,必然有人與龍體相衝。”
隨著眾人討論聲越來越大,仁宗的猜忌心理也越來越強,難道真的有人克他?
他巡視了一圈,江陵府知州、太子、三皇子,最後把視線落在崔容時身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