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雪夜讀書(1/2)
夜晚下著雪的天空像是浸了油的紙,透著微弱的月光。
大片的雪花打著旋兒,穿過那破了洞,還有點發黃的窗戶紙,落在了少年膝頭上的書頁上。
少年長得虎頭虎腦的,看起來憨厚又老實,頭上頂著一個小小的發髻。
見到雪花落到了書頁上,他心疼地用打著補丁的袖子把雪花拂了去,然後嗬出白色的霧氣,暖了暖凍得通紅的小手。
少年名叫陳立,在家裏排行老二,大哥叫陳信,他還有個在繈褓中的小弟弟,沒取名字。
爹和娘打算趁年下打隻野兔,給鄰村兒的吳先生送去,讓他給老三也取個像樣的名字。
陳信和陳立哥倆兒的名字都是吳先生給取的,是取了那“生而為人,無信不立”的意思。
吳老先生還給哥倆講過一個故事。
說秦國有個大官為了立信,在南城門立了根木頭,說誰能把這木頭搬到北城門,就給十兩金子,起初無人敢信,後來又加到了五十兩金子,這才有人搬到了北門,這個大官果然給了那人五十兩金子!
從此這個大官令行禁止,人們都相信他,漸漸的,秦國也變成了一個最強大的國家。
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陳立,在他的心裏生了根,發了芽。
陳立的爹和娘對這兩個名子是十二分的滿意,這比鄰裏的那些二狗,鐵柱之類的名子可強多了!
雖然家裏窮,但人窮誌不能窮。
家裏緊衣縮食的,硬是每個月從牙縫裏摳出幾斤稻穀,把大哥送去了吳先生的私塾裏,讓他讀書識字去了。
爹娘聽人說,如果會讀書,能寫字,托個熟人就能去望仙鎮上的當鋪或者是商號裏當學徒,隻要當了學徒,一個月就有二百文工錢可拿。
再學上個三兩年,出了徒,成了正式的夥計,一個月就能拿上五六百文工錢,這可比種地要強上五六倍哩!
如果大哥將來真能出徒,當上店裏的夥計,他們家在這陳家溝可就算是翻了身,從此揚眉吐氣了。
所以,就算日子再苦,爹娘也要堅持讓大哥去讀私塾。
隻是這樣一來,就苦了陳立。
本來是大哥該幹的活,現在全都落在了陳立的肩上,而且他還要省下口糧,供大哥讀書,這樣他根本就吃不飽。
一年多下來,他的身子骨瘦得不像樣子,卻頂著一個大大的腦袋,讓人看了不禁會擔心,擔心他那細細的脖子會不會突然斷掉。
但陳立卻從來沒有叫過一句苦,也沒有偷吃過一口糧,而且每天晌午,他還要給大哥送兩個熱乎的窩頭,這一來一回就是十幾裏路。
雖然累點,但他卻很喜歡給大哥送飯,這樣一來,他就能趴在窗外,聽吳先生講上那麽一小會兒。
為了多聽一些,他會早早的把頭晌的活幹完,提前把飯送到,然後躲在窗下,如饑似渴地聽著,聽著那上下幾千年的文章和故事。
聽得久了,便記在了心裏,等大哥回到了家裏,他就纏著大哥照著書跟他講,一來二去,他竟也能自己讀書了。
這可樂壞了陳立的爹和娘,不用花錢,就能學會讀書,這種好事去哪裏找?
所以對陳立讀書這事,他們也就樂見其成,隻要他不耽誤幹活就成。
所以,陳立就經常借著月光,通宵達旦地讀書,遇到那陰雨連綿,暗夜無光的日子,他心裏急得什麽似的,睡也睡不踏實,便把書抱在懷裏,默記默誦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片的雪花打著旋兒,穿過那破了洞,還有點發黃的窗戶紙,落在了少年膝頭上的書頁上。
少年長得虎頭虎腦的,看起來憨厚又老實,頭上頂著一個小小的發髻。
見到雪花落到了書頁上,他心疼地用打著補丁的袖子把雪花拂了去,然後嗬出白色的霧氣,暖了暖凍得通紅的小手。
少年名叫陳立,在家裏排行老二,大哥叫陳信,他還有個在繈褓中的小弟弟,沒取名字。
爹和娘打算趁年下打隻野兔,給鄰村兒的吳先生送去,讓他給老三也取個像樣的名字。
陳信和陳立哥倆兒的名字都是吳先生給取的,是取了那“生而為人,無信不立”的意思。
吳老先生還給哥倆講過一個故事。
說秦國有個大官為了立信,在南城門立了根木頭,說誰能把這木頭搬到北城門,就給十兩金子,起初無人敢信,後來又加到了五十兩金子,這才有人搬到了北門,這個大官果然給了那人五十兩金子!
從此這個大官令行禁止,人們都相信他,漸漸的,秦國也變成了一個最強大的國家。
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陳立,在他的心裏生了根,發了芽。
陳立的爹和娘對這兩個名子是十二分的滿意,這比鄰裏的那些二狗,鐵柱之類的名子可強多了!
雖然家裏窮,但人窮誌不能窮。
家裏緊衣縮食的,硬是每個月從牙縫裏摳出幾斤稻穀,把大哥送去了吳先生的私塾裏,讓他讀書識字去了。
爹娘聽人說,如果會讀書,能寫字,托個熟人就能去望仙鎮上的當鋪或者是商號裏當學徒,隻要當了學徒,一個月就有二百文工錢可拿。
再學上個三兩年,出了徒,成了正式的夥計,一個月就能拿上五六百文工錢,這可比種地要強上五六倍哩!
如果大哥將來真能出徒,當上店裏的夥計,他們家在這陳家溝可就算是翻了身,從此揚眉吐氣了。
所以,就算日子再苦,爹娘也要堅持讓大哥去讀私塾。
隻是這樣一來,就苦了陳立。
本來是大哥該幹的活,現在全都落在了陳立的肩上,而且他還要省下口糧,供大哥讀書,這樣他根本就吃不飽。
一年多下來,他的身子骨瘦得不像樣子,卻頂著一個大大的腦袋,讓人看了不禁會擔心,擔心他那細細的脖子會不會突然斷掉。
但陳立卻從來沒有叫過一句苦,也沒有偷吃過一口糧,而且每天晌午,他還要給大哥送兩個熱乎的窩頭,這一來一回就是十幾裏路。
雖然累點,但他卻很喜歡給大哥送飯,這樣一來,他就能趴在窗外,聽吳先生講上那麽一小會兒。
為了多聽一些,他會早早的把頭晌的活幹完,提前把飯送到,然後躲在窗下,如饑似渴地聽著,聽著那上下幾千年的文章和故事。
聽得久了,便記在了心裏,等大哥回到了家裏,他就纏著大哥照著書跟他講,一來二去,他竟也能自己讀書了。
這可樂壞了陳立的爹和娘,不用花錢,就能學會讀書,這種好事去哪裏找?
所以對陳立讀書這事,他們也就樂見其成,隻要他不耽誤幹活就成。
所以,陳立就經常借著月光,通宵達旦地讀書,遇到那陰雨連綿,暗夜無光的日子,他心裏急得什麽似的,睡也睡不踏實,便把書抱在懷裏,默記默誦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