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邵醫生的心理陷阱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多米諾(一)(1/3)

他的心理和情感都會在這個過程裏受到一些衝擊,多疑就是其中會產生的一個特征。
他會下意識過多關注自己的言行會否招致不好的結果,我在嚐試理解他的時候,根據一些共通的情感,想到了偷窺襲擊梁森的人,也具有敏感多疑的特征。”
林煜有些懵,邵文錫繼續解釋道:“我了解梁森,他這個人,大部分時候表麵上是不太與人為惡的,換句話說就是他想使壞也會暗著來。
在人際關係裏,除非是他重點的偏執對象和這個對象周邊較近的人,其餘時候他幾乎不會主動挑事。
除非那人做了什麽在他看來很粗魯,或侵犯到他方便的事情才可能讓他記恨。至於尋常人,他內心自視高人一等,是不會太給眼神的。”
林煜“哼”了一聲說,“差不多能看出來,他有點兒像一個,遠觀覺得不錯,但實際接觸起來可能會招人恨的優等生。
啊,我不是說優秀的人一定會招人恨,總之……你明白我的意思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說的也很正確,他就像個這樣的人,周圍沒有真的走近他的會給他好評。
但和他交往過近的人,又或者看到過他用技巧操控別人的人,則可能會感受到一些問題。
“我記得大學期間,他的第一個舍友在和他相處一段時間之後,一度認為他很虛偽,還曾經對他大打出手。
但那一次梁森其實沒有對他做過什麽,也沒有過多關注他。
梁森隻是在一開始對室友表現出了友好,對那個初來乍到外語不太好的家夥有一些日常的照拂。
後來他因為交往女朋友開始產生偏執,再到後來又認識我。
他的室友覺得受到了冷落,於是梁森的行為在他眼裏就有了不同的解讀,最後爆發了肢體矛盾。”
林煜思索道:“這個,就是你講座上說過的海格平衡理論。
人際關係會導致人的態度產生變化,梁森的室友因為語言的弱勢,會相對敏感,大概率會較為依靠初期幫助他的梁森,將二人視作超過舍友的朋友關係。
但梁森其實沒有這麽想,他的幫助純粹是因為他習慣表現成一個周全的人。
所以舍友後期會感覺到心理失衡,也就開始對梁森的種種行為開始審視。
將原本視作朋友的梁森,通過看到的對方的言行推理成一個他不喜歡但又必須同住在一個宿舍的人。是這樣吧?”
邵文錫微笑道;“學有所成,老師很欣慰。”
林煜挑眉道;“但你說了這麽多,我還是不太懂你怎麽看出梁森的跟蹤者是個多疑敏感的人的……
啊,因為梁森不會和不相幹的人主動交惡,所以當周圍人,當他自己,全部都認定他身邊最近沒有爆發的矛盾。
而他生活裏最大的變化就是你和他開始交好的時候,你意識到,這些現象都是成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