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明月歌辭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章 楔子(1/2)

幾家貴府女眷不約而同地齊聚於長樂宮,殿中燒起了上好的衛州紅木天炭,暖意融融,卻總也消除不了那幾分陰冷潮濕的意味。外頭的冷風呼呼地掠過,殿中垂下厚重的錦緞帷幕在風裏翻飛舒卷,讓人從心底裏感到一種深深的寒意。
大納言劉高的夫人達奚氏入宮來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她轉了過來,驚得她渾身一顫,趕忙向上首的獨孤皇後行禮拜見。
“不必拘泥這些俗套之禮了。”皇後用纖細修長的手指摩挲著一塊純黃的古玉,古玉雕成大魏國的瑞獸“角端”之形,華貴而溫潤,但緊接著就被焦躁地扔在一邊。
“阿姐有西麵的消息嗎?”
達奚氏默不作聲地搖頭,皇後輕歎一聲,靠坐在榻上,殿中彌漫著沮喪的氣息。
獨孤皇後是當朝宰輔、“四鄰”重臣之一的“大後丞”獨孤弼長女,達奚氏之父達奚文也位列其中,兩家世為姻親。而洛京的皇親貴族之間彼此結交聯姻,多少都有積年交情,各府中的年輕姑娘也多有結為閨中密友的。
如今在長樂宮的都是獨孤皇後出嫁前的好友,入宮後也時有往來,都是值得信任的人,因此有些話她也不準備再過多掩飾。
“那姓張的狐媚子還留在前殿呢!”皇後憤恨的話中難掩酸澀之意,“都是因為這個出身卑賤的中原妖婦,才給國家惹來了如此災殃!”
底下的各位貴婦人都各自緘默不言。獨孤皇後固然是端莊嫻雅的美人,卻遠不及皇帝最寵愛的張韻妃美貌妖嬈、善解人意,兩人之間素來不合,明爭暗鬥多年,勢同水火。
但若是比起史書中那些禍國殃民的禍水紅顏,張韻妃也僅隻在後宮興風作浪,對國朝政事一向從不過問。“災禍”雲雲,不過是皇後純粹的發泄罷了。
徐淮之地的東海叛亂已經綿延十五年,作為東南兩麵屏障的萊陽、壽春兩大軍鎮因長年累月的平叛戰爭而傷損元氣;若再算上直麵日漸強盛的塞外蠻族威脅的燕北、至今仍在獨自勉力抵禦涼國入侵的隴上……
北族的拓跋部落入主中原一百三十餘年,大魏王朝的江山社稷終於出現了風雨飄搖之態,就像是一輪煌煌大日即將落下西山。而皇帝在不久前已經停了大朝會,隻偶爾召寥寥幾位重臣入宮商議大事,同時靜等著西麵戰事的落幕。
——是的,就是戰事。
這幾年都是大魏的災異之年,各地州郡陸續上報地動、洪澇、蝗蟲、大旱的消息,百姓家破人亡、妻子離散者不知其幾。國勢如此艱難,皇帝宵衣旰食、夜不能寐,甚至在不久前下了罪己詔,以此挽救岌岌可危的民心。
去年底,南朝的虞國又趁此之危,發兵三路北伐。洛京的兵馬按例是不能輕動的,於是皇帝調集了上雍州的扶風鎮帥朱韜應對虞國軍隊自胤州方向的攻勢。
然而到了今年八月之末,朱韜統屬的扶風軍在征程悍然叛亂,沿途守軍倉促無備、一觸而潰,叛軍前鋒一度逼近京畿重地,人心一日三變。
九月初,皇帝以大納言劉高之子劉金虎為中護軍大將軍,都督上雍、下雍二州諸軍事,加使持節,統帥洛京六衛禁軍出京,與叛軍交戰於太華之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