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未命名草稿(5/5)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光孝塔位於濠河北首,民間有“先有光孝塔,後有通州城”之說。有一座中國人自己辦的最早的博物館──南通博物苑。
三元橋、文峰塔一帶是東南濠河風景片又一處景點集中地。這裏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文峰塔平地兀立,為南通三塔之冠。
刺繡
1914年,著名刺繡藝術家沈壽來通舉辦女紅傳習所,為南通培養了一大批刺繡藝人。南通刺繡繼承了沈壽仿真繡的優秀傳統,以肖像刺繡聞名,具有形神兼備、膚色逼真、運針勻齊細密、繡麵光亮平整等特點。
南通市濠河風景區
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還在古代民間點彩和納錦針法的基礎上,創製了刺繡新品新錦繡,它與現代畫稿相結合,更具裝飾性和實用性。該所為北京長城飯店製作的《長城萬裏圖》彩錦大型壁掛,成為飯店重要一景。
風箏
南通是中國四大風箏產地之一,南通風箏保存了古代“弦響碧空稱風箏”的特點,以獨特的音響效果著稱,與北方的造型風箏分為南北兩派。
南通風箏俗稱“板鷂”,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變形“七連星”至“十九連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豎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車運載。“板鷂”上綴滿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選用葫蘆、毛竹、白果、龍眼、乒乓球等製成。
鷂麵上並繪有神話傳說等民間繪畫,下部係兩根幾十米長的尾繩,一隻精致的板鷂,便是珍貴的民間工藝品,當地群眾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傳。
大板鷂需多人拉放飛,升空後大中小哨口分別發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諧,悅耳動人,聲及數裏,婉似“空中交響樂”。
鎮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景區
鎮江三山風景名勝區地處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遊南岸,具有“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貌。由金山風景區、焦山風景區、北固山風景區組成風景各異的三山風景區。
北固山位於江蘇鎮江,由於北臨長江,形勢險固,故名北固,高55.2[1]米,長約200米。山壁陡峭,形勢險固,南朝梁武帝曾題書”天下第一江山”來讚其形勝。甘露寺,雄居山巔,建於東吳甘露年間,有許多有關三國時代吳國的傳說和遺跡。遊人至此,不由要以劉備招親的故事為線索去尋找有關勝跡和傳說。北固山與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勢,三山鼎立,在控楚負吳方麵北固山更顯出雄壯險要。明代郡守為了抗倭守城,將前峰與中峰鑿斷。
金山位於鎮江市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麵積41.6公頃。金山風景幽絕,形勝天然,自古為我國遊覽勝地之一。古代金山原是屹立於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稱譽。唐代張祜描述為"樹影中流見,鍾聲兩岸聞";北宋沈括讚頌曰:"樓台兩岸水相連,江北江南鏡裏天"。,原為揚子江中的一個島嶼,由於“大江東流”,至清光緒末年(1903年)左右與陸地連成一片。
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勢,使山與寺融為一體。金山之巔矗立著慈壽塔、江天一覽亭、留玉閣;大、小觀音閣圍繞山頂;七峰亭、妙高台、楞閣台等環繞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龍洞等鑲嵌山壁;大雄寶殿舊址、天王殿、藏經樓、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頂:各種建築以曲廊、回簷和石級相連,形成樓上有塔、樓外有閣、閣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
焦山位於市中心(大市口)東北4.5公裏的長江之中,海拔70.7公尺,周2000公尺。因滿山蒼翠,宛如碧玉浮於江中,又稱“浮玉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位於中國曆史文化名城鎮江的東北麵,是萬裏長江中的一座四麵環水可供遊人觀光探幽的島嶼。
焦山原名樵山,傳說宋真宗為紀念曾隱居山中的東漢處士焦光而改名焦山,並沿用至今。焦山山水天然真實,向以古樹名碑飲譽遐邇,寺廟建築皆掩映於老樹蔥蘢之中,與金山相對,素有“焦山山裹寺”的說法。山上定慧寺原名普濟禪寺,是江南最早的寺廟之一,清朝康熙皇帝南巡經過焦山時,親自題寫了寺名匾額。
鎮江市句容茅山風景區
茅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東南26千米處,距鎮江市區48千米,地處南京、鎮江、常州三市腹地。景區依靠茅山建立,複雜的地質構造和漫長的外力剝蝕,使茅山地區形成一係列的背斜、向斜和飛來山體,支離破碎,走向不一。
1999年,成立茅山風景區管委會。茅山風景名勝區南起石墩頭、牛洞,北乾元觀、北鎮街,麵積32平方千米,包括6個景區和一條風景走廊,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
2014年,茅山風景名勝區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2020年4月12日,茅山風景名勝區進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主要景點
綜述
茅山風景名勝區包括6個景區和一條風景走廊,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20]
共111張
茅山風景名勝區風光
九霄萬福宮
九霄萬福宮(頂宮)位於茅山的最高處、也是茅山影響最大的一座宮觀,又因它坐落在茅山主峰大茅峰之巔,通常也被稱為頂宮。
頂宮創建於西漢時三茅真君得道飛升之後,已經有2100多年的曆史。在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皇帝敕建賜“聖祐觀”,專門供奉大茅真君茅盈;明代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又被敕建殿宇,升級為宮,賜名為“九霄萬福宮”。整體建築坐北朝南,東西對稱,依山借勢,結構嚴謹,布局合理,自南至北,層層而上,雄偉壯觀。頂宮先後曆經三次大的劫難:分別是太平天國時期、抗日時期和文革時期。
頂宮廣場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40米,廣場南側有石欄,以石欄為界,另一邊就是江蘇常州金壇屬地了。眼前是東山門,正麵是“茅山道院”四個黃色大字,背麵上是“紫氣新輝”四個隸書大字,左右側門分別寫著“出玄”“入牝”,玄為陽,牝為陰。
西側建築(西山門入口)外麵門框頂是圓的,內門頂是方的。東山門是解放後許世友開山鑿路後才有的,而西山門才是古時真正的頂宮大門。宮觀為圓,居家為方,說明茅山道士可以成家立室。
泰州市薑堰溱湖旅遊景區
泰州溱(qín)湖(溱湖旅遊景區),位於江蘇中部裏下河地區,地處薑堰區溱潼鎮,是江蘇省三大鍋底窪之一,景區對外開放麵積7平方公裏,溱湖的主體湖泊是喜鵲湖,以“喜鵲湖”為界,自然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其中東部是濕地生態遊覽區,自然獨特、野趣天成,擁有珍稀的動物資源和全國少見的淡水濕地。這裏以生態理念求發展,以獨特的資源稟賦成為了全國第二家國家級濕地公園,2012年3月31日溱湖旅遊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已形成一個以休閑、度假、康養為一體的旅遊目的地。
溱湖四季景色各有千秋,春看會船、夏賞荷花、秋嚐八鮮、冬觀候鳥。這裏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上廟會——溱潼會船節、世界上最高的水上三麵藥師佛塔、最早榮獲的國家級濕地公園、珍稀的野生動物以及濕地科普館,尤其以溱湖籪蟹為首的溱湖八鮮更是聞名遐邇。景區擁有野生動物392種,植物251種,湖東濕地生態島嶼有溱湖濕地科普館、濕地體驗園、鹿角樂園、麋鹿家園、四季農場、花穀營地、濕地植物園、水禽園等眾多景點。
共8張
溱湖
溱湖是天然形成的活水湖,這裏自古與以來和大海親近,8000年前的一場海侵,這裏形成了潟湖,經淮河,過溱湖,入黃海,形成三水交匯處,同時這裏也是吳越文化和楚漢文化的交匯點,從而孕育了一顆江淮明珠——溱湖。溱湖麵積近8000多畝,從四麵八方通達湖區的主要河流有9條,故形成“九龍朝闕”的奇異景觀。溱湖的主體湖泊是喜鵲湖,這裏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眾多喜鵲在此築巢定居。
溱湖東臨寧靖鹽高速公路,在景區內留有互通口;南臨寧啟鐵路火車站泰州站和薑堰站,泰州站現有開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六大城市的始發列車;四圍緊鄰上海、南京、蘇錫揚等全國著名旅遊城市,便捷的高速公路使得從風景區抵達省內的任何地點都可做到“早出晚歸”。
麋鹿家園,麋鹿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珍稀保護動物,因其角似鹿、麵似馬、身似驢、蹄似牛,俗稱“四不像”。據《麋鹿生境考察》記載,溱湖地區為麋鹿的故鄉,由此出土的麋鹿化石最多,在全國較為典型。經過長達百年顛沛流離,身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麋鹿,終於回到了它們魂牽夢縈的故鄉,從此這些濕地的精靈們便在溱湖繁衍生息。
宿遷市泗洪縣洪澤湖濕地景區
遠在200萬年以前,洪澤湖是黃海海灣的一部分。洪澤湖是我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天鵝,凝視著萬裏長空。洪澤湖,地處淮河下遊、蘇北平原中部,西納淮河巨浪,東泄長江、黃海。水位在12.5米時,湖水麵積約300萬畝,是江蘇省第二大淡水湖。湖岸線彎彎曲曲,全長約365公裏。周圍是江蘇省的淮陰、清浦、洪澤、盱眙、泗陽、泗洪等縣區,屬淮安和宿遷市。
洪澤湖濕地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生態休閑基地,位於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實驗區內。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在全國內陸淡水濕地中排第11位,華東地區第2位。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內陸淡水濕地生態係統,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和其他野生動植物、魚類產卵場、下草灣標準地層剖麵。保護區擁有鳥類194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6種,近來還發現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旅遊資源獨特,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洪澤湖濕地公園由南京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規劃設計,是泗洪縣充分利用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資源優勢打造的集生態休閑、觀光遊覽、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旅遊景區。已建成多媒體展示館、濕地生態博物館、古泗州文化博物館、濕地水族館、濕地景觀立體電影演示廳、荷花大觀園、千荷園、魚類繁育中心、水車體驗區、垂釣中心、濕地蘆葦迷宮、精品荷花池、主題文化牆等旅遊景點,建有水上網球場、沙灘排球場、高爾夫練習場、水上運動中心等健身運動項目,配套建設了金水山莊度假村、遊客服務中心、濕地管護中心等服務設施。景區內湖水浩淼,原野廣袤,荷苑飄香,曲橋蜿蜒,蘆蕩深深,百鳥齊鳴。
2020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確定江蘇省宿遷市洪澤湖濕地景區升為國家5A級景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三元橋、文峰塔一帶是東南濠河風景片又一處景點集中地。這裏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文峰塔平地兀立,為南通三塔之冠。
刺繡
1914年,著名刺繡藝術家沈壽來通舉辦女紅傳習所,為南通培養了一大批刺繡藝人。南通刺繡繼承了沈壽仿真繡的優秀傳統,以肖像刺繡聞名,具有形神兼備、膚色逼真、運針勻齊細密、繡麵光亮平整等特點。
南通市濠河風景區
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還在古代民間點彩和納錦針法的基礎上,創製了刺繡新品新錦繡,它與現代畫稿相結合,更具裝飾性和實用性。該所為北京長城飯店製作的《長城萬裏圖》彩錦大型壁掛,成為飯店重要一景。
風箏
南通是中國四大風箏產地之一,南通風箏保存了古代“弦響碧空稱風箏”的特點,以獨特的音響效果著稱,與北方的造型風箏分為南北兩派。
南通風箏俗稱“板鷂”,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變形“七連星”至“十九連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豎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車運載。“板鷂”上綴滿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選用葫蘆、毛竹、白果、龍眼、乒乓球等製成。
鷂麵上並繪有神話傳說等民間繪畫,下部係兩根幾十米長的尾繩,一隻精致的板鷂,便是珍貴的民間工藝品,當地群眾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傳。
大板鷂需多人拉放飛,升空後大中小哨口分別發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諧,悅耳動人,聲及數裏,婉似“空中交響樂”。
鎮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景區
鎮江三山風景名勝區地處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遊南岸,具有“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貌。由金山風景區、焦山風景區、北固山風景區組成風景各異的三山風景區。
北固山位於江蘇鎮江,由於北臨長江,形勢險固,故名北固,高55.2[1]米,長約200米。山壁陡峭,形勢險固,南朝梁武帝曾題書”天下第一江山”來讚其形勝。甘露寺,雄居山巔,建於東吳甘露年間,有許多有關三國時代吳國的傳說和遺跡。遊人至此,不由要以劉備招親的故事為線索去尋找有關勝跡和傳說。北固山與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勢,三山鼎立,在控楚負吳方麵北固山更顯出雄壯險要。明代郡守為了抗倭守城,將前峰與中峰鑿斷。
金山位於鎮江市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麵積41.6公頃。金山風景幽絕,形勝天然,自古為我國遊覽勝地之一。古代金山原是屹立於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稱譽。唐代張祜描述為"樹影中流見,鍾聲兩岸聞";北宋沈括讚頌曰:"樓台兩岸水相連,江北江南鏡裏天"。,原為揚子江中的一個島嶼,由於“大江東流”,至清光緒末年(1903年)左右與陸地連成一片。
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勢,使山與寺融為一體。金山之巔矗立著慈壽塔、江天一覽亭、留玉閣;大、小觀音閣圍繞山頂;七峰亭、妙高台、楞閣台等環繞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龍洞等鑲嵌山壁;大雄寶殿舊址、天王殿、藏經樓、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頂:各種建築以曲廊、回簷和石級相連,形成樓上有塔、樓外有閣、閣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
焦山位於市中心(大市口)東北4.5公裏的長江之中,海拔70.7公尺,周2000公尺。因滿山蒼翠,宛如碧玉浮於江中,又稱“浮玉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位於中國曆史文化名城鎮江的東北麵,是萬裏長江中的一座四麵環水可供遊人觀光探幽的島嶼。
焦山原名樵山,傳說宋真宗為紀念曾隱居山中的東漢處士焦光而改名焦山,並沿用至今。焦山山水天然真實,向以古樹名碑飲譽遐邇,寺廟建築皆掩映於老樹蔥蘢之中,與金山相對,素有“焦山山裹寺”的說法。山上定慧寺原名普濟禪寺,是江南最早的寺廟之一,清朝康熙皇帝南巡經過焦山時,親自題寫了寺名匾額。
鎮江市句容茅山風景區
茅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東南26千米處,距鎮江市區48千米,地處南京、鎮江、常州三市腹地。景區依靠茅山建立,複雜的地質構造和漫長的外力剝蝕,使茅山地區形成一係列的背斜、向斜和飛來山體,支離破碎,走向不一。
1999年,成立茅山風景區管委會。茅山風景名勝區南起石墩頭、牛洞,北乾元觀、北鎮街,麵積32平方千米,包括6個景區和一條風景走廊,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
2014年,茅山風景名勝區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2020年4月12日,茅山風景名勝區進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主要景點
綜述
茅山風景名勝區包括6個景區和一條風景走廊,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20]
共111張
茅山風景名勝區風光
九霄萬福宮
九霄萬福宮(頂宮)位於茅山的最高處、也是茅山影響最大的一座宮觀,又因它坐落在茅山主峰大茅峰之巔,通常也被稱為頂宮。
頂宮創建於西漢時三茅真君得道飛升之後,已經有2100多年的曆史。在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皇帝敕建賜“聖祐觀”,專門供奉大茅真君茅盈;明代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又被敕建殿宇,升級為宮,賜名為“九霄萬福宮”。整體建築坐北朝南,東西對稱,依山借勢,結構嚴謹,布局合理,自南至北,層層而上,雄偉壯觀。頂宮先後曆經三次大的劫難:分別是太平天國時期、抗日時期和文革時期。
頂宮廣場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40米,廣場南側有石欄,以石欄為界,另一邊就是江蘇常州金壇屬地了。眼前是東山門,正麵是“茅山道院”四個黃色大字,背麵上是“紫氣新輝”四個隸書大字,左右側門分別寫著“出玄”“入牝”,玄為陽,牝為陰。
西側建築(西山門入口)外麵門框頂是圓的,內門頂是方的。東山門是解放後許世友開山鑿路後才有的,而西山門才是古時真正的頂宮大門。宮觀為圓,居家為方,說明茅山道士可以成家立室。
泰州市薑堰溱湖旅遊景區
泰州溱(qín)湖(溱湖旅遊景區),位於江蘇中部裏下河地區,地處薑堰區溱潼鎮,是江蘇省三大鍋底窪之一,景區對外開放麵積7平方公裏,溱湖的主體湖泊是喜鵲湖,以“喜鵲湖”為界,自然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其中東部是濕地生態遊覽區,自然獨特、野趣天成,擁有珍稀的動物資源和全國少見的淡水濕地。這裏以生態理念求發展,以獨特的資源稟賦成為了全國第二家國家級濕地公園,2012年3月31日溱湖旅遊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已形成一個以休閑、度假、康養為一體的旅遊目的地。
溱湖四季景色各有千秋,春看會船、夏賞荷花、秋嚐八鮮、冬觀候鳥。這裏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上廟會——溱潼會船節、世界上最高的水上三麵藥師佛塔、最早榮獲的國家級濕地公園、珍稀的野生動物以及濕地科普館,尤其以溱湖籪蟹為首的溱湖八鮮更是聞名遐邇。景區擁有野生動物392種,植物251種,湖東濕地生態島嶼有溱湖濕地科普館、濕地體驗園、鹿角樂園、麋鹿家園、四季農場、花穀營地、濕地植物園、水禽園等眾多景點。
共8張
溱湖
溱湖是天然形成的活水湖,這裏自古與以來和大海親近,8000年前的一場海侵,這裏形成了潟湖,經淮河,過溱湖,入黃海,形成三水交匯處,同時這裏也是吳越文化和楚漢文化的交匯點,從而孕育了一顆江淮明珠——溱湖。溱湖麵積近8000多畝,從四麵八方通達湖區的主要河流有9條,故形成“九龍朝闕”的奇異景觀。溱湖的主體湖泊是喜鵲湖,這裏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眾多喜鵲在此築巢定居。
溱湖東臨寧靖鹽高速公路,在景區內留有互通口;南臨寧啟鐵路火車站泰州站和薑堰站,泰州站現有開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六大城市的始發列車;四圍緊鄰上海、南京、蘇錫揚等全國著名旅遊城市,便捷的高速公路使得從風景區抵達省內的任何地點都可做到“早出晚歸”。
麋鹿家園,麋鹿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珍稀保護動物,因其角似鹿、麵似馬、身似驢、蹄似牛,俗稱“四不像”。據《麋鹿生境考察》記載,溱湖地區為麋鹿的故鄉,由此出土的麋鹿化石最多,在全國較為典型。經過長達百年顛沛流離,身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麋鹿,終於回到了它們魂牽夢縈的故鄉,從此這些濕地的精靈們便在溱湖繁衍生息。
宿遷市泗洪縣洪澤湖濕地景區
遠在200萬年以前,洪澤湖是黃海海灣的一部分。洪澤湖是我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天鵝,凝視著萬裏長空。洪澤湖,地處淮河下遊、蘇北平原中部,西納淮河巨浪,東泄長江、黃海。水位在12.5米時,湖水麵積約300萬畝,是江蘇省第二大淡水湖。湖岸線彎彎曲曲,全長約365公裏。周圍是江蘇省的淮陰、清浦、洪澤、盱眙、泗陽、泗洪等縣區,屬淮安和宿遷市。
洪澤湖濕地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生態休閑基地,位於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實驗區內。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在全國內陸淡水濕地中排第11位,華東地區第2位。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內陸淡水濕地生態係統,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和其他野生動植物、魚類產卵場、下草灣標準地層剖麵。保護區擁有鳥類194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6種,近來還發現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旅遊資源獨特,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洪澤湖濕地公園由南京大學、南京林業大學規劃設計,是泗洪縣充分利用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資源優勢打造的集生態休閑、觀光遊覽、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旅遊景區。已建成多媒體展示館、濕地生態博物館、古泗州文化博物館、濕地水族館、濕地景觀立體電影演示廳、荷花大觀園、千荷園、魚類繁育中心、水車體驗區、垂釣中心、濕地蘆葦迷宮、精品荷花池、主題文化牆等旅遊景點,建有水上網球場、沙灘排球場、高爾夫練習場、水上運動中心等健身運動項目,配套建設了金水山莊度假村、遊客服務中心、濕地管護中心等服務設施。景區內湖水浩淼,原野廣袤,荷苑飄香,曲橋蜿蜒,蘆蕩深深,百鳥齊鳴。
2020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確定江蘇省宿遷市洪澤湖濕地景區升為國家5A級景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