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太平爭權(4/4)
公元713年7月3日,李隆基通過王毛仲征調閑廄(皇家馬廄)馬匹及士卒300餘人,從武德門進駐虔化門,召見常元楷,李慈,斬首;再到內客省(禮賓館)逮捕蕭至忠、岑曦,一同斬首。蕭至忠攀附太平公主時,其妹夫蔣欽緒警告他說:“以汝之才,終會青雲直上,何必攀附太平公主呢?”蕭至忠未聽。蔣欽緒歎息道:“蕭家五世名門,毀於一旦。”宋璟曾見蕭至忠從太平公主府上出來,對蕭至忠說:“這可不像蕭大人做的事啊!”蕭至忠滿臉緋紅道:“宋大人哪裏的話。”便上馬揚長而去,錚錚諫言未聽,蕭至忠最終落得人亡家破。竇懷貞逃進山裏上吊自殺,李隆基命砍下其頭,改姓毒。
太上皇李旦聽到事變,急登承天門門樓,兵部尚書(國防部長)郭元振奏報:“皇上前些時布置平息叛黨,誅殺竇懷貞等,今天執行,沒有別的事。”李隆基不久也登承天門門樓,如實稟告父親。李旦下誥宣布竇懷貞罪狀,赦免天下,但叛徒親友不在此限。薛稷被囚萬年縣(長安東半城),李隆基命他自盡。
太平公主狼狽地逃進了山中的寺廟裏。
公元713年7月4日,李旦下誥:自今以後,國家大事均由皇帝處理,吾將修養心智,以遂平生。當天遷移到百福殿居住。
三天後,太平公主回到家中,李隆基命他在家中自盡。太平公主的長子薛從簡總是規勸母親,經常被打,李隆基念及表兄親情,對薛從簡的待遇未變,賜薛從簡李姓。太平公主其他兒子和黨羽數十人全部處死。抄沒太平公主家產,金銀珠寶、牲畜、放貸利息,清查了幾年都未清查完。在胡僧慧範家,也抄出數十萬串錢。
蕭至忠等被殺後,崔湜和盧藏用都被檢舉出和太平公主淫亂,被判流刑。崔湜流放竇州(廣東省信宜市南);盧藏用流放瀧州(廣東羅定市南)。李晉臨斬首時歎息說:“崔湜提出密謀,今天我死,他卻活著,豈不冤枉?”正巧主管官員高力士在審查宮女元氏時,招出了崔湜準備下毒的陰謀。李隆基下詔,命貶謫走到荊州(湖北省江陵縣)的崔湜自殺。李晉被殺後,李隆基將其姓改為“厲”。在李隆基當太子時,太平公主向黨羽提出罷黜太子,陸象先就反對,認為李隆基並無過錯。是以雖是太平公主舉茬,卻未受牽連。李隆基召見陸象先褒獎說:“歲寒,方知鬆柏後凋也。”在隨後的清除太平黨羽時,陸象先又默默保護了一批涉案未深的人。
公元713年7月6日,李隆基登承天門門樓,赦免天下。
七月八日,依照功勞等級,分別賞賜反叛中有功的郭元振等文武百官田園、家宅、金銀綢緞、官職;任命高力士為右監門(衛軍第14軍將軍),知內侍省事(代理宦官總管),唐王朝宦官權力鼎盛由此開始。7月14日擢升生張說為中書令(最高立法長);8月2日任命劉幽求為左仆射(國務院左最高執行長)、平章軍國大事(特級實質宰相)。劉幽求在好友王晙庇護下大難不死,如今終於苦盡甘來了。
李隆基在隨後的數十年把大唐帝國推向了頂峰。這時的張巡也馬上要入學堂,開始他傳奇的一生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太上皇李旦聽到事變,急登承天門門樓,兵部尚書(國防部長)郭元振奏報:“皇上前些時布置平息叛黨,誅殺竇懷貞等,今天執行,沒有別的事。”李隆基不久也登承天門門樓,如實稟告父親。李旦下誥宣布竇懷貞罪狀,赦免天下,但叛徒親友不在此限。薛稷被囚萬年縣(長安東半城),李隆基命他自盡。
太平公主狼狽地逃進了山中的寺廟裏。
公元713年7月4日,李旦下誥:自今以後,國家大事均由皇帝處理,吾將修養心智,以遂平生。當天遷移到百福殿居住。
三天後,太平公主回到家中,李隆基命他在家中自盡。太平公主的長子薛從簡總是規勸母親,經常被打,李隆基念及表兄親情,對薛從簡的待遇未變,賜薛從簡李姓。太平公主其他兒子和黨羽數十人全部處死。抄沒太平公主家產,金銀珠寶、牲畜、放貸利息,清查了幾年都未清查完。在胡僧慧範家,也抄出數十萬串錢。
蕭至忠等被殺後,崔湜和盧藏用都被檢舉出和太平公主淫亂,被判流刑。崔湜流放竇州(廣東省信宜市南);盧藏用流放瀧州(廣東羅定市南)。李晉臨斬首時歎息說:“崔湜提出密謀,今天我死,他卻活著,豈不冤枉?”正巧主管官員高力士在審查宮女元氏時,招出了崔湜準備下毒的陰謀。李隆基下詔,命貶謫走到荊州(湖北省江陵縣)的崔湜自殺。李晉被殺後,李隆基將其姓改為“厲”。在李隆基當太子時,太平公主向黨羽提出罷黜太子,陸象先就反對,認為李隆基並無過錯。是以雖是太平公主舉茬,卻未受牽連。李隆基召見陸象先褒獎說:“歲寒,方知鬆柏後凋也。”在隨後的清除太平黨羽時,陸象先又默默保護了一批涉案未深的人。
公元713年7月6日,李隆基登承天門門樓,赦免天下。
七月八日,依照功勞等級,分別賞賜反叛中有功的郭元振等文武百官田園、家宅、金銀綢緞、官職;任命高力士為右監門(衛軍第14軍將軍),知內侍省事(代理宦官總管),唐王朝宦官權力鼎盛由此開始。7月14日擢升生張說為中書令(最高立法長);8月2日任命劉幽求為左仆射(國務院左最高執行長)、平章軍國大事(特級實質宰相)。劉幽求在好友王晙庇護下大難不死,如今終於苦盡甘來了。
李隆基在隨後的數十年把大唐帝國推向了頂峰。這時的張巡也馬上要入學堂,開始他傳奇的一生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