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2/2)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七七事變,全麵抗戰開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在中國大地上開始了一場逐鹿中原的角逐,直至新中國成立以及後續的改革開放,哪一件莫不是影響百年變局的大事。
土地改革運動: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農村進行了土地改革運動,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這使得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新中國的成立: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新中國於1949年宣告成立。這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標誌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社會主義建設: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這包括發展工業、農業、交通和通訊等基礎設施,以及實施一係列社會福利政策。
改革開放: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逐漸認識到需要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吸引外資和發展經濟。這一政策旨在打破傳統體製束縛,釋放生產力,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現代化進程。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於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該組織的成員之一。這使得中國更加開放地融入全球經濟體係中,推動了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北京成功舉辦了2008年奧運會,展示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實力。這也是中國邁向更高水平開放的重要標誌。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這進一步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並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發展。
中國在這幾百年的曆史中有過高光,也經曆了屈辱。在這期間中國每一次的重大曆史事件中,總有幾位偉大的人物挺身而出。他們堅韌、不屈。運用中國五千年文明積攢下的智慧,帶領中國人民走過一道道溝,一道道坎,在百年變局中,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
作為一名曆史文化的愛好者,冥冥中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著,讓我們的智慧文化要整理好記錄好,能夠完整的傳承發展下去。
本書順延著《智囊》的時間脈絡,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智囊》的智慧分類體係。延續了其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在表述手法上盡量符合現代人的口味。總之,本書在寫作過程中難免有不足之處還請讀者批評指正,謝謝!
最後在智囊成書400周年之際,特撰寫此書,向馮夢龍先生致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在中國大地上開始了一場逐鹿中原的角逐,直至新中國成立以及後續的改革開放,哪一件莫不是影響百年變局的大事。
土地改革運動: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農村進行了土地改革運動,將土地分給農民耕種。這使得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新中國的成立: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新中國於1949年宣告成立。這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標誌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社會主義建設: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這包括發展工業、農業、交通和通訊等基礎設施,以及實施一係列社會福利政策。
改革開放: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逐漸認識到需要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吸引外資和發展經濟。這一政策旨在打破傳統體製束縛,釋放生產力,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現代化進程。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於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該組織的成員之一。這使得中國更加開放地融入全球經濟體係中,推動了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北京成功舉辦了2008年奧運會,展示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實力。這也是中國邁向更高水平開放的重要標誌。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這進一步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並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發展。
中國在這幾百年的曆史中有過高光,也經曆了屈辱。在這期間中國每一次的重大曆史事件中,總有幾位偉大的人物挺身而出。他們堅韌、不屈。運用中國五千年文明積攢下的智慧,帶領中國人民走過一道道溝,一道道坎,在百年變局中,不管風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
作為一名曆史文化的愛好者,冥冥中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著,讓我們的智慧文化要整理好記錄好,能夠完整的傳承發展下去。
本書順延著《智囊》的時間脈絡,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智囊》的智慧分類體係。延續了其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在表述手法上盡量符合現代人的口味。總之,本書在寫作過程中難免有不足之處還請讀者批評指正,謝謝!
最後在智囊成書400周年之際,特撰寫此書,向馮夢龍先生致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