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結婚(5/5)
為了防止不文明的鬧洞房行為,林山遠讓父親提前對村民們說了,鍾琴有心髒病,剛做過心髒病手術,勸大家門洞房時注意點。
結果,鬧洞房就隻有一個節目:叔叔、伯伯們讓林山遠和鍾琴講故事,講他倆的戀愛經曆。鍾琴倒沒怎麽講,林山遠一五一十地講了一個多小時。
鬧洞房結束後,鍾琴說:“你還真敢講啊。該講的也講了,不該講了也講了。”
晚上,兩人睡在“棗、生、子、果”的床上,鍾琴說:“幸虧你今天沒喝多,不然就讓你睡地板。”
5
新婚第三天新娘“回門”。二月初十,林山遠對鍾琴說,今天我帶你坐船。鍾琴知道江水遙的事,說:“我們坐第二班船。”
林山遠說:“今天仙橋熱集,泊河鎮冷集,隻有一班船下去。我們還得趕早一點。”林山遠知道泊河鎮冷集時隻下去一班船,不知是不是江水遙父親的船。
走過新江灣,就看到船了。鍾琴疑惑地問:“江水遙的家在哪兒?”
“已經走過了。”
“你怎麽不告訴我?”
“你也沒問呀。”
“她的村莊呢?”
“那就是。”林山遠回頭指著說。
“我們回去看看吧?”
“要看你自己去看。我不看。”
聽林山遠說“我不看”,鍾琴高興了,說:“以後也不許想。”
林山遠牽著鍾琴的手,溫柔地說:“自從和你戀愛後,我就沒想過她了。”
三條船都停在碼頭上,隻有一條船上有人。船匠,不是江水遙的父親和叔叔了,是兩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一代。林山遠想到江水遙的父親已經快六十歲了,恐怕早已不開船了。
渡船等到八點鍾,還不足三十人,也隻好開船了。與船匠交談,林山遠才知道:如今修了環湖公路,家家都有自行車,有些人家還有摩托車,坐船的人越來越少了。
果然,在湖汊水道上,隻有東側的幾個村莊有一兩個人上船,西側鄰近環湖公路的村莊沒有人上船。以前在這條湖汊水道上,因為左右上船的人多,渡船需用一個小時,如今半個小時就走出了湖汊。全程隻用了一個半小時。
鍾琴第一次乘坐機器船,看到水國江南般的沿途秀色,很是愜意,卻不讚美。也許她還有些嫉妒江水遙吧。
林山遠在龍山縣城住了四天。第一天,在嶽母家。第二天,到大哥家做客。第三天,到二哥家做客。第四天,到二姐家做客。
大哥在縣城木器廠上班,是一名木工;兒子在上高三,女兒上初三;大嫂是一名菜農。房子,便是鍾琴所說的她從小住的房子,五間磚瓦房,獨門獨戶,蓋在西關,靠近郊區,風景挺好。
鍾琴說:她的爺爺是大地主,在龍山鄉的田地,騎馬一天跑不過來。奶奶的娘家是地主,母親的娘家也是地主。大伯父,黃埔軍校畢業,抗日戰爭爆發時是營長,嶽父是旅長。在忻口會戰時,大伯父的全營官兵幾乎戰死完了,他一路乞討逃回老家;妻子和兒子在嶽父那裏,沒敢去找。土改時,爺爺和大伯父被鬥死了。父親是大學畢業,在縣城教高中時,蓋了這座房子,後來被打成右派。
大嫂說:“你侄女馬上就初中畢業了,讓她到南方打工,進你們廠,怎麽樣?”
林山遠問:“多大了?”
大嫂說:“十五歲了。等畢業我把她身份證辦成十六歲。”
二哥家三年前林山遠來過一趟,隻有一個女兒。三年前還是個小丫頭,如今長成十二歲的小姑娘了。
侄女問:“小姑,你還出去不出去?”
鍾琴說:“不出去了。”
二姐家是在縣城北關臨近郊區買地建的房子,房子建得挺氣派,裝了防盜門。二姐是教師,二姐夫是醫院財務科長,二姐夫的父親曾是院長。隻有一個兒子,在上初中。
二姐夫在屋頂養了幾隻信鴿,是龍山縣信鴿協會會長,參加過多次省內、國內信鴿大賽,拿了不少獎杯。二姐養了一隻狐狸狗。
因為林山遠晚上就要坐火車走,二姐將二哥喊來陪酒,算是為林山遠餞行。三個人喝了兩瓶五糧液,這是林山遠第一次喝五糧液,覺得後勁挺大。
鍾琴不出去打工,她告訴林山遠,她已經懷孕兩個月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結果,鬧洞房就隻有一個節目:叔叔、伯伯們讓林山遠和鍾琴講故事,講他倆的戀愛經曆。鍾琴倒沒怎麽講,林山遠一五一十地講了一個多小時。
鬧洞房結束後,鍾琴說:“你還真敢講啊。該講的也講了,不該講了也講了。”
晚上,兩人睡在“棗、生、子、果”的床上,鍾琴說:“幸虧你今天沒喝多,不然就讓你睡地板。”
5
新婚第三天新娘“回門”。二月初十,林山遠對鍾琴說,今天我帶你坐船。鍾琴知道江水遙的事,說:“我們坐第二班船。”
林山遠說:“今天仙橋熱集,泊河鎮冷集,隻有一班船下去。我們還得趕早一點。”林山遠知道泊河鎮冷集時隻下去一班船,不知是不是江水遙父親的船。
走過新江灣,就看到船了。鍾琴疑惑地問:“江水遙的家在哪兒?”
“已經走過了。”
“你怎麽不告訴我?”
“你也沒問呀。”
“她的村莊呢?”
“那就是。”林山遠回頭指著說。
“我們回去看看吧?”
“要看你自己去看。我不看。”
聽林山遠說“我不看”,鍾琴高興了,說:“以後也不許想。”
林山遠牽著鍾琴的手,溫柔地說:“自從和你戀愛後,我就沒想過她了。”
三條船都停在碼頭上,隻有一條船上有人。船匠,不是江水遙的父親和叔叔了,是兩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一代。林山遠想到江水遙的父親已經快六十歲了,恐怕早已不開船了。
渡船等到八點鍾,還不足三十人,也隻好開船了。與船匠交談,林山遠才知道:如今修了環湖公路,家家都有自行車,有些人家還有摩托車,坐船的人越來越少了。
果然,在湖汊水道上,隻有東側的幾個村莊有一兩個人上船,西側鄰近環湖公路的村莊沒有人上船。以前在這條湖汊水道上,因為左右上船的人多,渡船需用一個小時,如今半個小時就走出了湖汊。全程隻用了一個半小時。
鍾琴第一次乘坐機器船,看到水國江南般的沿途秀色,很是愜意,卻不讚美。也許她還有些嫉妒江水遙吧。
林山遠在龍山縣城住了四天。第一天,在嶽母家。第二天,到大哥家做客。第三天,到二哥家做客。第四天,到二姐家做客。
大哥在縣城木器廠上班,是一名木工;兒子在上高三,女兒上初三;大嫂是一名菜農。房子,便是鍾琴所說的她從小住的房子,五間磚瓦房,獨門獨戶,蓋在西關,靠近郊區,風景挺好。
鍾琴說:她的爺爺是大地主,在龍山鄉的田地,騎馬一天跑不過來。奶奶的娘家是地主,母親的娘家也是地主。大伯父,黃埔軍校畢業,抗日戰爭爆發時是營長,嶽父是旅長。在忻口會戰時,大伯父的全營官兵幾乎戰死完了,他一路乞討逃回老家;妻子和兒子在嶽父那裏,沒敢去找。土改時,爺爺和大伯父被鬥死了。父親是大學畢業,在縣城教高中時,蓋了這座房子,後來被打成右派。
大嫂說:“你侄女馬上就初中畢業了,讓她到南方打工,進你們廠,怎麽樣?”
林山遠問:“多大了?”
大嫂說:“十五歲了。等畢業我把她身份證辦成十六歲。”
二哥家三年前林山遠來過一趟,隻有一個女兒。三年前還是個小丫頭,如今長成十二歲的小姑娘了。
侄女問:“小姑,你還出去不出去?”
鍾琴說:“不出去了。”
二姐家是在縣城北關臨近郊區買地建的房子,房子建得挺氣派,裝了防盜門。二姐是教師,二姐夫是醫院財務科長,二姐夫的父親曾是院長。隻有一個兒子,在上初中。
二姐夫在屋頂養了幾隻信鴿,是龍山縣信鴿協會會長,參加過多次省內、國內信鴿大賽,拿了不少獎杯。二姐養了一隻狐狸狗。
因為林山遠晚上就要坐火車走,二姐將二哥喊來陪酒,算是為林山遠餞行。三個人喝了兩瓶五糧液,這是林山遠第一次喝五糧液,覺得後勁挺大。
鍾琴不出去打工,她告訴林山遠,她已經懷孕兩個月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