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番外(十)(1/4)
其實沈宜秋性子很好,身為沈景玄的獨女,自小被父母捧在手心裏嬌寵大,卻沒什麽驕縱之氣,待人誠懇,馭下寬和,不過數日,楚王府上下都對這知書達理的新王妃交口稱讚。
不過一到夜裏,吹熄蠟燭,放下床幃,王妃的好脾氣便蕩然無存,變得捉摸不透、喜怒無常。
尉遲越打迭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察言觀色,可還是時常觸怒王妃。不但肩頭、手臂和後背添了許多新傷,還一言不合就被轟下床。
好在他在某些事情上的悟性略勝於丹青,又肯下死功夫鑽研,屢敗屢戰,越挫越勇,慢慢的便摸到了門徑。
勤學好問的楚王殿下有了實戰經驗,再對照書卷圖畫,便有茅塞頓開之感,他猶如打通了任督二脈,進益一日千裏。
數日過去,王妃仍舊時不時抓他咬他,不過已是變了種味道。
偶爾也有意外發生,比如某次楚王得意忘形,興頭上失言,揶揄了王妃一句“饞小丸”,被趕去睡了三日書房。
楚王府的日子平靜閑適,府中的事有長史操持,有尉遲越管著,沈宜秋這個主母隻需偶爾翻一翻賬簿,幾乎不用操什麽心。
三不五時入宮向皇後、賢妃問個安,也沒人會為難她——賢妃早年受寵的時候心氣高,如今除了兩個兒子沒什麽可指靠的,哪裏敢難為家世顯赫的兒媳,至多不過在心裏埋怨兒子耳根子太軟,對媳婦言聽計從。
沈宜秋不喜歡酬酢,但在長安也結交了幾個朋友,與戚家、王家和宋家幾個小娘子一見如故,倒比沈家的堂姊妹們親厚多了。
她閑來無事便備下宴席,邀表姊邵芸和三五好友過府來,或是相攜去名藍大刹遊玩,倒比出閣前還自在——沈府畢竟有老夫人在,祖母雖不能越過父母對她指手畫腳,但成日繃著張冷臉也叫人不舒服。
順心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倏忽數月過去,不覺已是鶯飛草長的時節。
春色滿城,淑氣晴和,正是呼朋喚友出外踏青遊春的好時節,沈宜秋身邊卻冷清下來。舅父外任益州刺史,一家子連同剛過門的戚七娘都去了益州,緊接著宋六娘便啟程回江南完婚,王十娘的桃花蘚發作,隻能閉門不出。
尉遲越見夫人懨懨的,生怕將她憋壞了,便欲帶她離京遊山玩水。
沈宜秋一聽,果然來了精神,兩人商量一番,決定往西北行,取道靈州、涼州去西域。
尉遲越閑人一個,說走便能走,不過出趟遠門非同小可,安排隨行人員、打點行裝,都要耗費不少工夫。
兩人忙了半個月,待籌備得差不多了,這才一同去宮中辭行。
郭賢妃一聽長子要去西域,唬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堅決不肯答應。一來西域在她眼裏是片遍地妖魔的蠻荒之地,二來兒子一走便是一年半載見不著麵。
尉遲越早有所料,搬來了救兵尉遲五郎。
尉遲淵是郭賢妃的克星,一張小嘴抹了蜜似的,最擅長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一出馬就將生母說得暈頭轉向。
不過為了請動弟弟,尉遲越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不得不帶著這礙手礙腳的玩意兒一起上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一到夜裏,吹熄蠟燭,放下床幃,王妃的好脾氣便蕩然無存,變得捉摸不透、喜怒無常。
尉遲越打迭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察言觀色,可還是時常觸怒王妃。不但肩頭、手臂和後背添了許多新傷,還一言不合就被轟下床。
好在他在某些事情上的悟性略勝於丹青,又肯下死功夫鑽研,屢敗屢戰,越挫越勇,慢慢的便摸到了門徑。
勤學好問的楚王殿下有了實戰經驗,再對照書卷圖畫,便有茅塞頓開之感,他猶如打通了任督二脈,進益一日千裏。
數日過去,王妃仍舊時不時抓他咬他,不過已是變了種味道。
偶爾也有意外發生,比如某次楚王得意忘形,興頭上失言,揶揄了王妃一句“饞小丸”,被趕去睡了三日書房。
楚王府的日子平靜閑適,府中的事有長史操持,有尉遲越管著,沈宜秋這個主母隻需偶爾翻一翻賬簿,幾乎不用操什麽心。
三不五時入宮向皇後、賢妃問個安,也沒人會為難她——賢妃早年受寵的時候心氣高,如今除了兩個兒子沒什麽可指靠的,哪裏敢難為家世顯赫的兒媳,至多不過在心裏埋怨兒子耳根子太軟,對媳婦言聽計從。
沈宜秋不喜歡酬酢,但在長安也結交了幾個朋友,與戚家、王家和宋家幾個小娘子一見如故,倒比沈家的堂姊妹們親厚多了。
她閑來無事便備下宴席,邀表姊邵芸和三五好友過府來,或是相攜去名藍大刹遊玩,倒比出閣前還自在——沈府畢竟有老夫人在,祖母雖不能越過父母對她指手畫腳,但成日繃著張冷臉也叫人不舒服。
順心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倏忽數月過去,不覺已是鶯飛草長的時節。
春色滿城,淑氣晴和,正是呼朋喚友出外踏青遊春的好時節,沈宜秋身邊卻冷清下來。舅父外任益州刺史,一家子連同剛過門的戚七娘都去了益州,緊接著宋六娘便啟程回江南完婚,王十娘的桃花蘚發作,隻能閉門不出。
尉遲越見夫人懨懨的,生怕將她憋壞了,便欲帶她離京遊山玩水。
沈宜秋一聽,果然來了精神,兩人商量一番,決定往西北行,取道靈州、涼州去西域。
尉遲越閑人一個,說走便能走,不過出趟遠門非同小可,安排隨行人員、打點行裝,都要耗費不少工夫。
兩人忙了半個月,待籌備得差不多了,這才一同去宮中辭行。
郭賢妃一聽長子要去西域,唬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堅決不肯答應。一來西域在她眼裏是片遍地妖魔的蠻荒之地,二來兒子一走便是一年半載見不著麵。
尉遲越早有所料,搬來了救兵尉遲五郎。
尉遲淵是郭賢妃的克星,一張小嘴抹了蜜似的,最擅長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一出馬就將生母說得暈頭轉向。
不過為了請動弟弟,尉遲越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不得不帶著這礙手礙腳的玩意兒一起上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