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又是一年好光景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7 章 杏花蘭草攜春色 贈予郎君心亦如(4/4)

沈誠之急忙上前,彎腰撿起,輕輕摩挲,拂去上麵碎草,放在鼻尖細嗅。蘭草香氣微微,沁人心脾,可他卻覺得像一杯清酒般,醉人醉心。他背過身,偷偷將香囊係在肘後,嘴角掛著笑。
今日他也在高台上恭聽曾高士講學,遇著了季叔和予懷。予懷同他說她在杏林裏賞花,他不知為何,鬼使神差地就出了聚會,往杏林處慢慢踱步而去。
肘後的香囊暗香浮動,酸酸澀澀擾得他心神不定。如今他全然知道那鬼使神差出於何處了,他懷著期待,臨溪而行,就是在去江南前見上她一麵,想聽她說上幾句話罷了。
季祈兒回到嚴氏身邊坐好,嚴氏問她:“那兒郎可是沈家六郎?”
“嗯。”
“跟我們家祁兒好生登對。爺果真沒有看錯人。”嚴氏欣然笑道。
“娘,沈六哥先前送了我塊玉,我今日見到他,也沒來得及備禮,便把那香囊送給他了,您莫要生我的氣。”季祈兒訕訕道。
嚴氏點一點她鼻尖,揶揄道:“哪戶小娘子送未來郎君的香囊不是自己親手繡的?你倒好,把娘繡的拿去送他。別人知道了,可不得笑話你。”
季祈兒討好笑道:“我除了母親,誰都不說,沒人知道。”
沒過一會兒,季秀才就帶著季子淼回來,同她們一齊往廟會去。
廟場裏鑼鼓喧天,爆竹聲起。坡上的人們如春潮般湧來,無論是那白丁平民,鴻儒官宦,還是那小商小販,道侶僧人,皆盛裝出行,雲集在此。百姓排著隊,由轎夫將百花娘娘從廟裏迎了出來,敲鑼打鼓,繞著廟場走圈。眾人紛紛持香,虔誠相拜,香爐裏火光燁燁烞烞,白煙騰騰而起,求富貴,求姻緣,求福氣,千求萬求,求得也不過都是個得償所願罷了。
廟場上唱戲,耍刀,舞獅,戲猴兒,樣樣齊全,好不熱鬧。季祈兒喜不自禁,也不顧什麽端莊,什麽形象,跟著季子淼左竄右鑽,買一支短哨,吃一包果子,喝一碗甜湯,感受這世間煙火氣。
身後季秀才也不顧什麽禮法,什麽傷風敗俗,摻著嚴氏,跟著一雙兒女,不住地叮囑:“慢些慢些。”
季祈兒回身笑著答應,這一刻,她與這世間百姓無異。
三月十六日,沈誠之孤身一人登上去往江南的客船。
沈員外走後,沈大奶奶趙氏再不裝慈母,恢複了慣常的刻薄樣子。不僅召回了沈誠之的小廝飛雲,還克扣了沈誠之的月銀。此次遠遊,她竟是攔著全家,不讓他們前來相送,一錢也不給。全家都懼沈大奶奶,不敢不從,還是沈二郎實在看不下去,偷偷給他塞了十兩銀子,作為盤纏。
船緩行漸遠,沈誠之站在甲板上,回頭看一看離去的岸邊,岸上楊柳依依,柳絮紛飛。他眉眼淡然,低頭輕輕從衣襟上撚下一撮,鬆開指尖,柳絮隨風而揚,消失在空中。
一去浪白三千裏,年少身作他鄉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