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架
我們的家1
導航
關燈
護眼
字體:

第1章 未命名草稿(3/5)

中國春秋淹城旅遊區通過再現人文情景,全方位演繹春秋時代燦爛的曆史文化,積極打造中國春秋文化品牌,形成融旅遊、休閑、娛樂、科普、購物、餐飲於一體的旅遊綜合體。“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春秋淹城旅遊區,正如一顆璀璨明珠在長三角地區熠熠生輝。
2017年2月25日,新晉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春秋淹城遺址,考古證實距今已有2700餘年曆史,是國內保存最完整、形製最獨特的春秋地麵城池遺址。其“三城三河”的建築形製世界獨一。遺址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總麵積約65萬平方米,其體量適與《孟子》“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的記載吻合。遺址內出土珍貴文物千餘件,包括4條獨木舟、20餘件青銅器和大量原始青瓷器、陶器。1988年,淹城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榮獲聯合國環境可持續發展項目金獎。
花果山景區
花果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境南雲台山中麓,唐宋時稱蒼梧山,亦稱青峰頂,為雲台山脈的主峰,是江蘇諸山的最高峰。花果山層巒疊嶂136峰,花果山主峰是玉女峰,海拔624.4米。
花果山的地質形成是與地殼構造運動和侵蝕作用密切相關的,經曆了漫長的地質曆史和自然作用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地貌景觀,該景區內的花果山地貌由紅色花崗岩構成,山體陡峭,形狀奇特,有許多像動物和神話人物的形象,例如孫悟空、八戒、唐僧等。
花果山所在風景區先後被命名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
花果山地處中國一級大地構造單元秦嶺褶皺係大別一蘇膠褶皺帶的蘇北一膠南背斜之上,是中國確認的切割深度最大的斷裂之一,由於劇烈的板塊碰撞作用,產生了極其強大的擠壓力,在造山帶內形成超高壓變質帶和高壓變質帶,花果山變質岩石在造山作用中承受了300℃左右的溫度和7千巴至9千巴的高壓變質作用。大約從距今2億年起,增厚的地殼發生均衡作用,造山帶山根斷離進入地幔,由於造山帶發生快速折返,花果山的岩石從深約20千米的地殼深部向地表抬升,經過近1億年,抬升了大約20千米的垂直距離而接近地表。花果山又向東北方向平移了約300千米,晚白堊世至新近紀以來,花果山緩慢上升,接受剝蝕,剝蝕幅度約3千米至5千米。現今的花果山地貌,則形成於近50萬年以來的地質建造,由於花果山地區四周為脆性斷裂,第四紀以來(262萬年)的斷裂活動、在抬升過程中經海水(浪)衝刷、風化剝蝕、山體崩塌等地質作用,形成了花果山地貌。
花果山海蝕洞穴是研究全球海平麵變化的天然課堂和試驗場,這種地質遺跡在環太平洋沿岸都很少見到,它是研究地殼升降、海平麵變化的重要依據。同時,由於花果山地勢陡峭、岩層節理發育,加上多次地震形成了多處崩塌地質遺跡,形成了國內罕見的崩塌堆積奇石景觀
水簾洞是花果山上具有代表性的景點。這是《西遊記》中孫悟空的老家水簾洞的原型。早在《西遊記》成書之前,水簾洞已名聞遐邇。在明代顧乾的《雲台三十六景》以及張朝瑞等人的遊記和各類方誌文獻中已有詳盡生動的描述。洞門前,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海州知州王同的“高山流水”題刻,還有“神泉普潤”、“靈泉”等勒石。《西遊記》所寫:“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雲龍湖景區
雲龍湖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是徐州雲龍湖風景區主要景點, 原名“石狗湖”,最早形成於北宋。雲龍湖東靠雲龍山,西依韓山、天齊山。南偎泉山、珠山。三麵環山,一麵臨城。
雲龍湖原水麵5.8平方公裏,陸地5.6平方公裏。以湖中路為界,東湖周長約8.1公裏,西湖長約7公裏,全湖周長約12公裏。若包括上小南湖景區(總麵積1.661平方公裏,其中水域麵積0.962平方公裏),雲龍湖水麵麵積已達到6.76平方公裏,陸地麵積6.3平方公裏。
雲龍湖是徐州最優秀的自然景觀,也是徐州的標誌性景點之一。2016年8月被授予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雲龍湖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屬暖溫帶濕潤和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具有春溫秋暖,冬寒夏熱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4.5度,年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0度的天數為59天,年日照時數為2280-2440小時,年無霜期約為210天,年降水量在802.4mm左右。
雲龍湖景點玉綴珠聯,風物如畫。以功能論,東湖遊覽區以水上活動和參觀遊覽為主,西湖遊覽區以療養度假為主,湖南則主要以娛樂及賓館為主,以水相劃又有水中景與水邊景為分,一十八景,景景相望,各有千秋。雲龍湖十八景: 桃霞煙柳、杏花春雨、荷風漁歌、蘇公塔影、石壁留蹤、臨湖嚐鮮、兒童稚趣、寒波飛鴻、長堤雪月、別有洞天、果樹盆藝、水上世界、萬人遊波、湖濱垂釣、沙島渡閑、雲湖泛舟、湖光燈影、索道滑道。
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三國水滸景區
三國水滸景區,位於中央電視台無錫影視基地,是中國創建的大規模影視拍攝和旅遊基地。始建於1987年,是我國首家以影視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的主題園,也是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1]。
三國水滸景區以其獨特的功能和魅力每年吸引著上百個攝製組在這裏拍攝1000部集以上的電視劇和電影,同時每年吸引著超過300萬人次到這裏來探索影視製作奧秘和旅遊的遊客,而且隨著景區的不斷翻新變化和良好的服務,知名度的日益提高,來這裏的攝製組和旅遊人數逐年穩步增長,這在業內是首屈一指的,是國內公認的最早最成功的影視基地,被譽為"東方好萊塢"。
三國水滸景區坐落在蔥蘢蒼翠的軍嶂山麓、風景秀麗的太湖之濱,是中央電視台為拍攝八十四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而興建的大型影視文化景區。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2007年被評為5A級風景區,是無錫市重點旅遊景區之一。占地1500餘畝、可使用水域3000餘畝,並擁有完備的影視製作設施和專業的技術人員隊伍。影視基地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規模宏大的人文景觀和完備的影視服務功能吸引了海內外眾多攝製組和遊客的光臨;促進了中國影視業的繁榮和無錫地方經濟的發展。
京城區的建築氣勢雄偉,富麗堂皇,有皇宮、大相國寺、樊樓、高俅府等,《水滸傳》中《宋徽宗臨朝聽政》、《林衝私闖白虎堂》等戲均在此拍攝。京城區的重要建築清明上河圖街是根據宋代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虹橋至街市城門內外的布局而設計建造的,宋代民居勾欄瓦肆中的民情風貌在此得以充分體現。水滸景點在這條街上開設了各種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手工藝作坊、店鋪及各種民間演出,如雜耍、木偶戲、魔術、馴獸等。
吳王宮後花園
吳王宮後花園,左邊是當年劉備、孫尚香練劍習武的水榭,後宮底層是孫權的議事廳、書房及膳房。二樓劉備招親的洞房,經紅布球裝扮後,顯得喜氣隆重,從牆上的《三國演義》壓膜劇照,遊客便可想象當時的熱鬧場景。
甘露寺
甘露寺坐落在吳王宮南側,坐東朝西,由山門、佛殿、偏佛殿、鼓亭及磚塔、試劍石等景點組成。甘露寺的磚塔與後代佛塔有明顯的不同,是曆史上最早的佛塔形式,由漢代的“觀”發展而來。甘露寺是《三國演義》中“吳國太相親”、“劉備、錄權劈石許願”的拍攝場景,遊客可以在這裏虔誠拜佛、焚香許願。
無錫靈山景區
無錫市靈山景區,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太湖之濱,占地麵積約30公頃,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最佳佛光普照景區,最美中國·文化魅力旅遊目的地景區,20個最受歡迎的長三角世博主題體驗之旅示範點,世界佛教論壇永久會址。
無錫市靈山景區由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天下第一掌、百子戲彌勒、佛教文化博覽館、萬佛殿等景點組成。集湖光山色、園林廣場、佛教文化、曆史知識於一體,是中國最為完整、也是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
主要景點
靈山大佛
作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靈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由1560塊6-8毫米厚的銅壁板焊接而成,焊縫長達35公裏,使其外型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靈山大佛
大佛鑄銅約700噸,銅板麵積達九千多平方米,約一個半足球場大小。在大佛的建造過程中,運用了現代高科技,如先進的抗風、防震、避雷等措施,其中,避雷針就被巧妙的藏在大佛的發髻裏。
大佛右手指天,稱為“施無畏印”,寓意是為眾生除去痛苦;左手指地,稱為“與願印”,意在保佑眾生平安快樂。無論在哪個方位,大佛的“眼神”總跟隨著參觀者,這全都得益於雕刻家的巧奪天工。在民間和遊客、信眾中有許多傳說,如靈山大佛開光時的奇異瑞象、太子像開光千僧大法會時的祥瑞天氣等等。靈山大佛是集文化、藝術和宗教於一體的大型藝術珍品。
通往靈山大佛腳下的長階梯,稱之為“登雲道”。登雲大道一共216級,共分七個平台,從下往上看,隻見台階不見平台,從上往下看,隻見平台不見台階,寓意 “救一生靈,勝造七級浮屠”。登雲道中間有七幅巨型石刻,組成了一副靈山史卷,記載著靈山從唐玄奘弟子窺基法師開寺弘法到靈山大佛開光的輝煌曆史。佛教中認為人生共有108種煩惱和108種願望,登上216級台階,寓意煩惱盡消、心願圓滿。
登雲道左側的一口古井,稱為“六角井”,井欄麵上鐫刻的文字。據史料記載,唐時祥符寺僧為解炊飲之用,掘井於寺西茶園,一名茶房井。據說茶聖陸羽曾品過井中的泉水,認為甘洌清甜,非常推崇,譽為江南十大名泉之一。
靈山梵宮
靈山梵宮是集旅遊、會議、展覽和文化體驗多功能於一體的文化建築,整個建築依山而建,糅合了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及傳統佛教建築元素,建築麵寬150米,進深180米,總麵積達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分為南區和北區兩部分,其外部的5座塔頂按敦煌壁畫中的“華塔”為原型設計裝飾:內部又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梁柱、高聳的穹頂、超大麵積的廳堂,各空間獨立且互相貫通,由門廳、廊廳、塔廳、聖壇、三傳會議廳(漢傳會議廳、藏傳會議廳、南傳會議廳)、千人宴會廳等組成。梵宮聖壇是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的主會場,它具有會議和演出等多種功能,可以舉行容納2000人的大型國際會議。梵宮聖壇每天定時舉行的《靈山吉祥頌》表演,采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盛宴。梵宮與五印壇城、曼飛龍塔一起,代表了佛教三大語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您遇到問題,請點擊聯係我們: